■本报通讯员 周展 汪永春
■本报记者 陈伟利
这几天,杭州团市委阳光使者正在进行相关培训(本报曾作连续报道),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求助电话。工作人员在对接到的几十个电话进行统计时发现:95%的问题孩子来自父母离异家庭。这数字深深印在阳光使者脑中。
逃学、早恋同居
这些孩子怎么了
一个阴天的早晨,一位大伯来到杭州团市委。“我外孙小杭(化名)18岁,他初二那年,父母离异了。小杭一直和我们住着。就是那年,他的成绩持续下降;后来实在没办法,就把他送到了工读学校。”小杭觉得伤了自尊,一个学期后,他不去学校了,整天逃学,有时还通宵不回家。
昨天上午,团市委又接到一个求助电话。这次是一个女孩晓丁(化名),15岁,小学时父母离异了,她被判给了爸爸。由于工作忙,爸爸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平时会打电话回来。但最近,爸爸发现女儿经常不去上学,最令人震惊的是,刚初二的女儿竟然和男生同居,经常夜不归宿。心痛的父亲打了女儿,这一打,女儿反而愈演愈烈,干脆明着和爸爸对着来,逆反心理表现得露骨无遗。
隔代关爱
无法替代父母的爱
团市委阳光使者负责人说,“从求助的人来看,父母离异后,绝大多数都把小孩托付给自己的父母。但隔代抚养,小孩心理很容易走向极端,隔代的关爱永远无法替代父母的爱。没有父爱母爱,孩子受到的伤害马上会显现出来。”
如果继续和父母一方生活着,还有另一种可能:孩子成了父亲或母亲的惟一亲人,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可想而知的,这对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巨大的压力。这一个又一个的案例,让人心痛,如果不及时挽救,这些孩子很容易继续迷失下去。
阳光使者
把帮扶当责任
幸运的是,他们求助后,杭州团市委阳光使者将逐一介入帮扶,力争让孩子回归正常。
一位阳光使者是这么说的,看到身边好多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与家长关系闹僵,要么封闭自己、要么夜不归宿,如果不及时挽救,他们的前途黯淡,很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对于孩子所在的家庭来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焦急而又无奈的眼光,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每当看到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我们都会无比开心和幸福,或许,就此改变了一个青少年的命运,也让这个家庭和谐发展了,我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