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窗外大雨滂沱,却未浇灭本报“悦读会”的蓬勃热情。昨天上午,“中国促进儿童阅读行动大使”、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作客“钱报红人馆”,与小读者畅谈现代阅读观,为儿童阅读“支招”。
带着书卷味的张之路先生一露面,就被天地实验学校、明珠教育集团、杭州少儿文学社、杭州少年通讯社的小朋友们团团围住。他们向张之路赠送了自己编写的图书,小记者们录音棒、数码相机等长枪短炮样样齐全,全方位记录了“悦读会”。
阅读空间正被电视、网络吞噬
去年,张之路先生被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授予 “中国促进儿童阅读行动大使”称号。此次,张之路先生来浙江作促进阅读巡回演讲。
他说,促进儿童阅读,不仅是中国的焦虑,也是全世界的焦虑,但在中国更加急迫。目前,中国城市孩子的时间正在被电视、网络所吞噬,而贫困地区的孩子却得不到图书,令孩子们直接接触印刷体文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他说:“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文学作品不仅包含道德教育,还是一种美学教育。”
昨天很多孩子捧着张之路的名作《霹雳贝贝》索要签名。2005年,创作颇丰的张之路荣获“中国安徒生奖”,去年又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这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迄今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他说,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远远不及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很多外国人不知道“鲁迅”是谁,不少外国图书馆也就购买一些中国的畅销书。当前每200本国外图书引进中国,只有1本中文图书翻译“出国”。所以,中国文化要传承和发扬,孩子大量阅读和“悦读”至关重要。
目睹出版之种种怪现象
“书店里的书铺天盖地,都好像在张开手说:‘看,我多漂亮,快来把我买走!’但是,不少只能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张之路对目前出版业的怪现状作了批判。“有些书只是作一个摘录,拼凑一下文化的‘残羹冷炙’,取一个漂亮的题目就上市了。如果名为《家庭爱情故事》不好卖,换成《男人对付女人100招》就火了。”他认为,出版社见“热点”就追,而“热点”背后往往是利益;出版需要有商业行为,但过度的商业宣传本身是对图书品质的不自信。
他说,儿童文学出版同样存在这样的不良倾向。出版行为还得有“良心”,不能为了追求利益,就不顾社会效应和对下一代的教育。
快餐儿童文学的“圈套”
“《名侦探柯南》你们都读过吧?”张之路的问题点中了孩子们的兴奋点。
就这一典型的快餐式儿童文学,张之路详细解剖了《名侦探柯南》的创作模块:“柯南必然是由成人变成小孩;在悠闲的环境中:咖啡馆、海滩、小树林;然后案件发生了:爆炸、杀人;毛力将案件引入歧途;柯南力挽狂澜;最后坏人总是有难言之隐,值得同情……”张之路说一个元素,小朋友们都无限同意地“哦”一声。张之路说:“所以,你们看,除了案件不同,其它元素都是重复的,所以它包含的信息量和情感并不多。”
循循善诱的最后,张之路很自然地让孩子们得出结论:“快餐式儿童文学像个‘圈套’可以带来快乐,但是了解一下就行了,沉迷其中是一种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当“青春文学”光顾儿童
小朋友们的平均年龄不超过12岁,但是,当谈及郭敬明、韩寒为代表的青春文学时,在场的孩子们竟然都异口同声地说:“读过!”
张之路不禁做了一个惊讶的鬼脸,把孩子们都逗笑了。他澄清,作家的年龄并不是区分“青春文学”和“儿童文学”的标准。他认为,现在文化正处于转型期,越来越多元,文学作品已经不像从前一样有评价好与坏的权威了。
张之路读过相当一批青春文学,书中都不违反“原则”地涉及恋爱。“喜欢她,每天都不能忽视这个存在。”他俏皮地引用青春文学的典型行文,孩子们悄悄笑了。父母不以为然,孩子们因为好奇,却读得非常认真。但是,他觉得青春文学比较表面化,信息量少,情感也是快餐式的。“10万字的书,也就是一篇短篇小说的结构。”
“悦读”没有万能公式
孩子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并没有简单衡量的万能公式。但是,张之路认为,要留神过分张扬和吹嘘自身的书。他引用了列宁的一句话:“市场上叫得最响的,往往是卖破烂的。”很多家长推荐孩子阅读自己小时候的童话,或者推荐经典儿童读物,但对世界和中国的当代名著也不要偏废。他说,“安徒生的童话就像摆在家中的精美铜器,越擦越亮。”
有读者在热线中苦恼地问,儿子喜欢奥数,但不喜欢阅读,不知该怎么办。张之路“支招”说:“读书要从兴趣出发,可以让他先看科学家传记、科普读物,比如霍金的《时间简史》,待他对书有了感情,再引导他看别的书。”
他说,目前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应试教育,它的坏处就像给孩子上了“夹板”一样。但是,促进儿童阅读不能无所作为,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除了开展“读书会”等以点带面的活动、作家进校园推广、大学将儿童文学研究放在重点外,最重要的是要成立推荐图书的民间组织,每月推荐新书,让家长和孩子选择图书有个“依托”。
本报记者 陈桔 本报通讯员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