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雯雯
通常在博物馆内,展示的历史图片都会生动地记录下了当时的生活场景,但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静止。而在即将开张的运河博物馆内(拱宸桥桥东),参观者将会看到一幅反映运河漕运文化的720平方米的动态画卷。
昨天,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内部展厅的具体设计方案已经最终敲定,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并将在6月底对外试开放。
“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内,你就能看到当时京杭运河边的繁荣景象:春意盎然的某一天,岸上的灰白建筑交代了当时的年代,河中船队交织,桥上人流有挑担推车的、作揖问候的,码头上有装货卸货的、等候摆渡的,河岸上有集市、戏台,炊烟袅袅的民居、河边淘米的百姓。”运河博物馆的副馆长周新华指着效果图向记者描绘着。
这幅动态画卷设置在第二展厅——运河漕运厅,是博物馆内的高科技“法宝”之一。运河漕运厅也叫半景厅,画卷展示在弧长为60米的180度环幕上,“把高12米,长60米的画卷画在上面岂不是太耗费人力?”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周副馆长神秘地一笑:“这就是我们运用高科技的奥妙所在。”原来,在环幕上的画卷是一幅宽1 .2米,长6米的油画用多架投影仪放大而成的。
“油画是静态的,但我们加入三维动画让里面的人、车、马动了起来,加上声电光的配合,观众坐在半景画的中间位置就好比看京杭运河的历史电影。”拱墅区文化局局长谢作盛激动地向记者谈起了这画中的奥妙,他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80家博物馆内有这样的半景画,但是能动的只有目前运河博物馆这一家,并且面积是最大的。
另外,在序厅部分也非常有创意,三根托重柱改装成了象征京杭运河南端的拱宸桥的两个桥墩和一艘帆船,对面是象征京杭运河北段通州白浮泉的九个喷水龙头,而仿真水地面则代表着京杭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