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奥队、上海浦东、四川全兴、浙江绿城、沈阳金德,霍顿在中国足球舞台上的五次演出,每次都以提前下课而黯然谢幕。屡战屡败,这位英国绅士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圈的“洋和尚”中最具悲情色彩的一位。霍顿有着挥之不去的“中国情节”,但从1998年执教中国国奥队到现在,整整8年,霍顿与中国足球始终水土不服,而霍顿从不为之改变,因为“固执”就是他的代名词。
固执:从来只信奉 “442”
霍顿有水平,尤其是在战术理论方面,这在中国足球圈里是达成共识的,无论是郝海东、范志毅等“大哥”级国脚,还是马林等中青年教练都从霍顿那里受益匪浅。但霍顿在中国的演出屡屡以失败告终,就不是一句简单的“运气不好”能解释得通的了。“性格固执、缺少变化”是霍顿身上最致命的缺陷。
中国足球认识霍顿八年了,“442”阵形也成了他一成不变的标签。在当年的国奥队,这一阵型荒废了张效瑞、限制了孙继海,而在今年的沈阳金德,才华横溢的陈涛也被霍顿死死钉在了并不擅长的锋线,这引起了金德俱乐部和球员的普遍质疑。
霍顿的442平行站位不太适合金德,这也是金德前几轮无进球的主要原因。但固执的霍顿除了抱怨没有强力前锋外,依然没对自己的想法做出改变。“固执、死板”这个在别人眼里致命的缺陷让霍顿在中国吃了几次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