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聘”、“悔婚”到“复婚”,陕西银河和乒协整出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闹剧,最终以银河服软拍出巨资租下“标王”马琳而收场。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大多数的舆论矛头的指向是陕西银河,为“一时冲动埋单”,“悔婚”违反“游戏规则”等等指责不一而足,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再次审视这个号称是中国乒乓球走入市场化路子的“第一拍”,却发现其中漏洞多多,就像是猴子爬树,爬得越高红屁股露得越明显。
大凡拍卖,人们都知道就是要按照市场的行规来办,都是要拍前交风险抵押金的,这样既能保证拍卖的顺利进行,又能对那些“恶意”参拍或者毁约者一个强有力的约束,省去了拍卖后的一屁股麻烦。可是就是这次据称将带动乒乓球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活做大的竞 标大会,却是在管理层的拍拍脑袋下匆匆上马,严重缺损了一个重要的市场“游戏规则”——没有让各竞拍方交风险抵押金,这就直接导致了陕西银河在竞拍结束大脑清醒后,大呼“不值”而“悔婚”,如果乒协管理层拍前有风险抵押金这个“紧箍咒”,银河是不会不估量“悔婚”的代价的。可以说,想市场化的乒协这方面做得严重缺乏市场操作经验。
反思这次竞拍,还有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土条例”值得探讨。拍过上限以后,超出的金额将由其余七家俱乐部平分。这整个一个杀富济贫,就像是水泊梁山“你有我有,全都有”,拍得越高其他俱乐部得利的越多,这就产生了巨大的“泡沫”,一些对拍得球员并不存非分之想的俱乐部也纷纷举牌,哄抬价格,目的就是在竞拍后多分一点利益,一位俱乐部老总曾向记者描绘拍到400多万以后的心态:就是想把价格抬上去,大家都香香,反正你有钱。这样抬上去的结果,就是高位套牢当“举重运动员”的俱乐部心态失衡,觉得为他人做嫁衣,自己做“62”(杭州话:傻瓜),这个501万花得冤!
如果乒协在竞拍前考虑周全点,制定的规则更科学点,更能维护竞拍者权益,也许这个惊人的泡沫会被挤掉许多,最后的结局就不是指令性地让对方服从,“强扭的瓜——不甜。”
陈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