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楚楚记得,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1992年夏天的“晚潮”副刊上。写这篇文章完全是被动,那年我还在读小学6年级,那天班主任课后把我和几个平时作文比较好的同学叫去说,钱江晚报正在面向全市小学生进行暑期征文活动,班主任极力鼓励我们:“打开记忆的仓库,写一件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事,把参与这次征文活动作为检阅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机会。”
我写的那篇文章叫《那天我当小主人》,内容大致是:有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的时候,家里来了爸爸的一位北方朋友,于是我先泡好茶让他坐下,接着怎样去菜场买菜、自己做饭招待这位叔叔的故事。没料到,这篇文章居然入选了,还被评了个奖,因此被班主任大大表扬了一番。这,便让我对钱江晚报产生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每年一到订报时间,我必催家里早日订阅,而每天看“晚潮”则成了必然的功课。以后,我上初中、高中、读大学直至现在读研究生,几乎每个阶段,都有几篇文章在“晚潮”上发表。每次捧读变成铅字的文章,我都会深深陶醉在春种秋收的喜悦之中,由此更产生一种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