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时林要把县财政局告上法庭,因为他发现“财神爷”买了两辆好车,但预算中却并无这个项目。
李刚把牙膏广告中频频亮相的“全国牙防组”的真正面目揭了开来,人们这才发现,这个不断推荐认证各种牙膏的组织却并无这样的资格。
郝劲松把铁路部门、地铁公司一次次送上被告席,因为他发现在这些地方消费之后不给发票,“那就可能出现偷税行为。”
蒋时林是农民,李刚和郝劲松是学法律的普通学生。当他们站在原告席上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三个人似乎是在“多管闲事”,因为起诉的原由,在其他人看来已经习以为常,和他们本身并无多大的关系。
可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多管闲事”,全社会才对这些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以及由此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可能。
当蒋时林、李刚、郝劲松们一次次响亮地“以公民的名义”起诉时,我们看到的,不光是人们纳税意识的增强,或者法律意识的普及,更是公民们对自己身为社会一员的那种强烈责任感的不断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