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4版:天下·纵深
3  4  
PDF 版
· 悲剧别再重演
·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 20年后再探死亡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0年后再探死亡区
——新华社记者发自切尔诺贝利
  提起核电,人们往往一下子就想起1986年发生的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核灾难发生20周年前夕,新华社记者在俄罗斯外国记者协会的组织下于14日冒着初春的蒙蒙细雨探访了切尔诺贝利隔离区。

  ■严格查验方准进入

  记者同驻莫斯科的20多名外国记者一道,从乌克兰首府基辅乘大巴北行130多公里,抵达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隔离区的必经之地——检查站。这里离核电站尚有30公里,自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成年人被严格限制进入,进入者必须具备合法手续和有效证件,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绝对禁止进入。所有从隔离区出来的人,还必须在专门仪器上接受检查,如果身体遭受辐射超标,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一名乌克兰军人上车仔细查验我们每个人的证件后,车辆和人员被准许进入。

  ■“石棺”辐射依然超标

  事故发生后,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被钢筋混凝土封闭,下面至今仍封存着约200吨核原料,“石棺”由此得名。

  出于健康和安全等因素考虑,记者只能站在离“石棺”约100米远的瞭望台上观看。远远望去,“石棺”上焊花四溅,10多名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迷彩服的工人正在紧张忙碌。据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国际信息社的陪同人员马克西姆介绍,由于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为防止反应堆内的核原料和放射性废料今后再次发生泄漏,工人们正在对“石棺”进行加固。出于健康考虑,工人们必须每两个小时就换一次班。

  在“石棺”外进行的辐射测量显示,当地的辐射强度达到每小时744毫伦琴,远远高出安全值20毫伦琴的水平。

  ■“死亡之城”景象凄惨

  记者来到离核电站仅3公里的普里皮亚季镇。这里原有约5万居民,主要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事故发生后,小镇居民全部被疏散。如今这里已是一座无人居住的“死亡之城”。随行记者拿出测量仪一量,连车内的辐射强度都达到了每小时154毫伦琴。

  一名叫祖伊科夫的乌克兰男子陪同我们来到他当年就读的第三中学,事故发生时他15岁。现在教室的地板上全是破碎的玻璃,大部分墙皮已卷起或脱落,但教室墙上挂着的教学用图仍清晰可辨。

  ■回迁老人故土难舍

  离核电站约15公里远的伊利因齐村,现居住着约30名自愿回迁的村民,多数是老年人。今年55岁的穆济琴科看上去身体硬朗,说话嗓门很大。据他介绍,他同妻子和年迈的父母是在事故发生后第二年回到这里的,全家已经习惯了故土的生活。他们现在吃的是自己种的土豆、洋葱和西红柿,及自家养的鸡和鹅产的蛋。医疗人员定期来给村民检查身体,还对农户家种的农产品进行辐射测量,结果显示,当地产的水果和蔬菜辐射指数处于正常范围内。

  大巴驶离伊利因齐村时,几位蹲在自家门前悠闲抽烟聊天的老人友好地挥手致意。记者们从内心默默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同时祝愿人类在利用新能源的过程中不再发生惨剧。    新华社专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