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建超 本报驻嘉兴记者 鲁佳
走遍嘉善全境,没有一座山。举目远望,到处是坦荡的田野和蛛网般的河荡。在没有山的地方,民歌便成了“田歌”,而在嘉善,人们更钟意于把流传在嘉善乡村的民歌称呼为“嘉善田歌”。
田歌有一个动人传说
嘉善田歌是较早流传于江浙地区的吴歌中的一个地方品种。关于嘉善田歌的来历,当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早在秦汉年间,一个很会唱田歌的年轻人来到嘉善,他叫张良。当地有位秀丽的姑娘被他的歌声所吸引,便爱上了他。他们结婚了,但是由于贫困,张良到外地谋生。后来妻子生下一个女孩,母女俩从此天天盼望张良归来。18年后,饱经沧桑的张良终于回到故乡,但物是人非,妻女遍寻不着。情急之下,张良唱起了田歌,妻子听到丈夫那熟悉的歌声,赶去相认,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田歌姐妹花 嘉善“刘三姐”
丁栅镇是嘉善田歌最早的发源地,这里有一对姐妹,是大家一致公认的田歌手,相当于嘉善的刘三姐。姐姐叫顾有珍,今年70岁,妹妹顾秀珍,也有68岁了。不过,我见到她们的地方,不是田间,也不是舞台,而是一家铸造厂的灶头。铸造厂是顾秀珍的儿子开的,她俩一直在这儿这帮忙烧饭。
“田歌?很久没好好地唱咯。”听我问起田歌的事,姐妹俩挺意外的,她们说现在对田歌感兴趣的人不多了,况且又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去年夏天的时候,镇里搞演出的时候,上了回台,今年还没唱过呢。”
“那时候会唱田歌的人可多了,算得上是一呼百应呢!”回忆起儿时的田歌,顾秀珍的话闸子就打开了:“大生产的时候,人们都是一起在田里劳动,做累了就有人起个头开始唱,这头唱了那头就会接上,就像对山歌一样。”
“是啊,特别是农忙的时候,插秧、挖地、车水、除草……为了消疲劳、解解闷,就会有人自己编歌来唱。夏天晚上乘凉的时候,在廊檐下,也有人唱呢,比如吹东南风,就唱‘东南风吹来暖洋洋……’”姐姐顾有珍插话说。
不过,两姐妹学唱田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她俩并不识字,更别说什么乐谱了。姐妹俩学田歌用“口口相传”这4个字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还好那时的田歌大多比较简单,每天跟着母亲哼唱几回也就会了。”顾秀珍说:“我们俩记性也蛮好的,在田间农作的时候也会跟着唱,就算是稍微长一点的田歌,每天干活的时候学一段,全部学会也不用很久。”想起那时候,两姐妹的眼里流露出一丝骄傲。
因为唱得好,姐妹俩成了当时村里的田歌手。在两姐妹20多岁的时候,她们跟着老师学了10多天,学会了一首《黄浦太湖结成亲》,还参加了省里的汇演。“这是我们第一次上台演出,别提多紧张了,很多专家都在下面看。”直到现在,她们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很骄傲,那次演出很成功,还灌制了全国第一张田歌唱片。只是这张唱片现在不知所在,着实有点遗憾。
在水乡才能听出味道
去年,嘉善田歌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进入浙江省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拟定项目名单。而丁栅镇在2003年年底曾专门组织开展了一次田歌的街头采访、问卷调查活动。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有80%的人知道嘉善田歌,但其中会唱的只占4%。
“现在会唱老田歌的人越来越少了,最多就10几个人,平均年龄也都已经在60岁以上,而且大多数人都只会一首。”丁栅镇文化站站长冯艳说:“这主要是和环境有关,原本农村里都是集体干活,田里有一大片人,歌声此起彼伏,而现在都是承包制,各家干各家的,务农的人也少了。另一方面,老田歌也不好学,调子很高。”
谈起这点,顾有珍、顾秀珍也深有感触:“是啊,就连我们的儿女都不愿意学。最多会哼个几句,没有一首能够完整唱下来的,而且要让他们唱,他们好像也不太乐意。”姐妹俩一个有3个女儿,另一个有2女1子,基本上都不会唱田歌。
“正月梅花嗨嗨嗨嗨嗨,初立春噢呵呵衣,哎嗨那窑岸村里出了个,嗨嗨徐阿天噢呵呵嗨……”就在姐妹俩干活的河边,我有幸听到了这两位嘉善“刘三姐”韵味十足的田歌,尽管《五姑娘》的剧本用嘉善土话来演绎对我来说就像听天书,但是悠扬的曲调与绵绵水乡景仿佛浑然天成。
今年5月下旬,丁栅镇将与嘉善县联合举办“嘉善田歌节”,所有老田歌手原汁原味的歌声都将会被录制下来。不过,要听田歌,一定得是在江南水乡,才感受得到那浓郁的气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