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兴 汪永春
“我们现在的家虽然远在江西兴国县兴江乡墅田村,可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在家时讲的是杭州方言,吃的是浙江口味,唱的是浙江越剧。家里的生活习惯,全是浙江老家的。小时候,我母亲给我们讲杭州老家的风俗,希望我们有一天能回杭州老家寻根。”
昨天,59岁的汪非琳来到本报编辑部,坐在记者面前,一谈起从江西来杭州的目的,一脸的思乡之情。他说,“我叫汪非琳,户籍虽在江西兴国,不过却是地道的杭州人。左思右想,我还是想到你们钱报,你们能不能帮帮我,我想在杭州成个家,将根扎在老家,圆我母亲的寻根梦。”
“母亲今年83岁了,还想着杭州老家她的亲人,她的母校。当年,母亲在杭州临江女子学校读书时的情景,还常在她的脑海里回放,她思念家乡的情绪日益强烈,希望我能在杭州找个对象,成个家。说实在的,如今,弟妹们都已成家立业,我自己也萌生了想回老家找对象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