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沪尚
“超越视觉——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经典摄影作品中国巡展”继北京、广州等七城市展出后,正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这是美国《国家地理》创办117年来首次来中国巡展,百余张珍贵照片有许多是人们所熟悉的当代摄影经典,其中包括著名的“阿富汗少女”。
本次巡展以“人·自然·和谐”为主题,内容包括自然奇观、野生动物、人文风情、世界文明、战争创伤、环境污染与保护、奇迹探索等,其中不乏重大的人文意义和照片背后的传奇故事。
泰坦尼克号船骸
1912年4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客轮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误撞冰山后长眠海底,1985年,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资助下,该船的遗骸被发现,当时,摄影师艾摩利·克里丝托夫潜入4000米海底深处拍摄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情况。静静躺了大半个世纪的泰坦尼克号有着浑身结霜似的铁锚、优雅依然的船头,克里丝托夫很成功地将失踪已久的船骸拍成照片。
20年后,当年发现船骸的学者再次潜入海底考察时发现,由于泰坦尼克号被世人的了解和潜水者的肆意入侵,船骸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坏,通过和20年前克里丝托夫拍摄的照片对比,不难发现,损坏最严重的是甲板部分,另外,已经有大约6000多件艺术品和工具等物品被潜水者“盗走”。
阿富汗少女的17年
这是一幅大家耳熟能详的摄影经典作品,称它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肖像佳作”并不过分。这张名作的来历很多人也已熟知,1984年的一天,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记者麦卡瑞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一个难民营采访,一位衣衫褴褛的少女的忧郁眼神吸引了他,饱含着失去亲人和颠沛流离痛苦的眼神给了他巨大的震动。“阿富汗少女”传遍全世界后,时隔17年,麦卡瑞第24次来到那里,寻找那位少女。通过当地同行的帮忙和近乎大海捞针般的寻找,终于发现了已30岁的那位“少女”沙尔芭特·古拉,而古拉也一下子认出了麦卡瑞。她说,那是她一生中拍过的惟一的照片,而照片上她戴着的披肩上有一个洞,那是在家里做饭时烧的。17年后的照片,“少女”眼神中增添了沧桑,而她那传向全世界的故事也激励着人们去帮助所有人实现心中的愿望———获得知识与和平。今天,这两幅照片一起来到了上海展出。
冰冻了500年的古印加少女
“胡安妮塔”
1995年,两名登山队员兼考古学家在秘鲁境内安第斯山区的安姆帕托山顶冰层边上,发现了一具印加木乃伊,这是个估计年龄只有十几岁的女孩,根据事后的考证,500年前,她是作为祭品被掩埋在这个山顶上的。由于火山喷发加上吸收太阳光,造成山脊崩塌,冰层和岩石下滑,将她从墓穴中捎带出来。
令人惊奇的是,女孩的面部虽已风干,但身体还未解冻,器官完好无损,她是迄今所发现的冰冻木乃伊中保存最完好的。这个被研究者称为“胡安妮塔”的少女披着的亮丽的红白条纹披肩,是世界上最精美的印加织物,其着装与14世纪西班牙人在书中的描述相吻合,应该是当时贵族妇女的衣着。而最令科学家震撼的是女孩的右手,紧紧地攥住自己的衣角,到底是紧张、痛苦,还是决心呢?
胡安妮塔身上有许多未解之谜,涉及考古、人类、病理、微生物、寄生虫、生化、妇科、冶金、植物、陶瓷、纺织等各门学科。如此多的未解之谜,恐怕观众还得自己到照片前细细打量和思考。
巴黎恋人
摄影师JamesL.Stanfield拍摄于1989年的巴黎。摄影师说,在巴黎法兰西学院前的艺术之桥,靠近西提岛的地方,人们周末聚集在这里,买卖珠宝、艺术品,甚至给你提供一个成为蒙娜丽莎的机会,“我跟着那个小伙子,看他把挖去头像的画架支起来。当他的女友来了之后,他们接了一个长吻。不过,对于站在画架旁的那两个小女孩来说,这事儿似乎一点也不好玩”。
莫桑比克女人
摄影师JamesL.Stanfield1992年拍摄于莫桑比克。摄影师称,“这是我所拍摄过的照片中最慑人的一张脸,这位来自莫桑比克岛的妇女看起来是这些群岛女人们美丽的典型,我在这个岛上用了143个胶卷。这个女人用大树的树皮使脸上的图案在烈日下能够保持湿润”。
香格里拉发现之旅
1920年,探险家、摄影家约瑟夫·洛克先后在中国的川滇一带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科学考察和探险寻访。他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发现,令世人知道了香格里拉。
1928年,约瑟夫·洛克一行先后两次进入亚丁境地,洛克搜集了当地许多不知名的动植物标本,绘制地图,还撰写了《贡嘎岭香巴拉,世外桃源圣地》一文,长达65页,有76张图片。他在文章里写道:“在世界上,有什么地方还能有如此的景色等待着摄影者和探险者……”洛克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到亚丁境内进行探险的西方人,他发表的有关亚丁的照片和文章掀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
本次展出将持续到5月7日,有兴趣的话,抽个时间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