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0版:人文·国际文坛
3  4  
PDF 版
· 爱上的是玫瑰的名字
· 艾柯的《鲍多利诺》
· 《托斯卡纳艳阳下》
· 欧美畅销书半月排行榜
· 《弗莱尔》
· 《第十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爱上的是玫瑰的名字
  阅读安贝托·艾柯(Umberto Eco),对我们的精神空间是一种开拓。Eco 在意大利语里是“回声”的意思。在他作品里——既有《开放的作品》、《悠游小说林》这样的文论,《带着鲑鱼去旅行》这样的时论,也有《玫瑰的名字》这样的悬疑小说,再加上他的最新小说《鲍多利诺》,它们一起回荡着各种文化的声音:从古希腊诗学、中世纪政治宗教到当代通俗文化,从乔伊斯、卡尔维诺到福尔摩斯,从符号学、文化研究到小说艺术,从学院派到畅销书作家等等。艾柯是个罕见的通才,对待知识有一种百科全书式的通达态度。他的符号论把万事万物视为一种可以解读的文化的痕迹,而他开放性的艺术观,使他能够在不同文化领域间互相参照。

  法国文化,特别是罗兰巴特的学说对艾柯影响很深,而在文学上,他的同乡及文学前辈卡尔维诺的影子则时常盘桓。艾柯最有代表性的文论《开放的作品》,是在卡尔维诺的鼓励下出版的。后者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将“繁复”视为未来文学值得珍视的品质之一,也就是说,文学尤其是小说是一种可以多层面折射的艺术。而艾柯的几部小说创作,几乎是这种文学观的完美实践。对艾柯小说的解读可以是多层面,就像博尔赫斯的小说(《小径分叉的花园》、《死亡与指南针》)一样,艾柯也热衷采用大众文学某一体裁的外在形式(比如侦探小说、冒险小说或间谍小说之类的),来创造一种几乎是神话性的结构,从而探讨知识、时间或者宇宙一类的永恒问题。

  如果说,在《玫瑰之名》里,安贝托·艾柯还像个以符号学、宗教学、诗学武装的高级侦探,那么在《悠游小说林》中,这位符号学家就完全是个乐在其中的小说向导了。这本书是作者1994年在哈佛大学诺顿讲座的讲稿。此前被这个讲座邀请演讲的还有T·艾略特、斯特拉文斯基、博尔赫斯、伯恩斯坦、卡尔维诺等大家,可谓声名赫赫。

  在他最新小说《鲍多利诺》中,他描写的是一个意大利农民,凭借自己的好运和聪明,成了国王弗莱德里克·巴巴罗莎的养子——国王是12世纪时一个王国的统治者。这是一本十分有趣好玩的历史小说,艾柯把意大利历史一些真实事件给编进了小说,但又不完全是真实的,如同我们的“戏说历史”吧。《鲍多利诺》试图涉及中世纪每一个重大主题:十字军东征、行吟诗人、神圣盖尔传奇、崛起的城市文化、教皇与国王之间的斗争等。总之,很可能又是一部《玫瑰的名字》式的小说,当然,也有可能被好莱坞看中去拍成悬疑片。

  上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就开始影响西方文艺界了。1962年,艾柯曾在现代先锋艺术和乔伊斯作品的分析基础上出版过一部专著《开放的作品》,强调艺术的开放性和艺术信息的交流。但这种开放性的强调读者参与到小说的艺术观中,只有到《悠游小说林》这里才珠圆玉润。当然,这也和他80年代以来相继创作出《玫瑰之名》、《傅科摆》、《昨日之岛》等畅销小说不无关系。

  纳博科夫在他给美国学生开的文学课上,曾宣称“我的课程是对神秘的文学结构的一种侦察”。艾柯的《悠游小说林》也应作如是观。因为是学者出身,谈的也是小说中的叙事艺术,习惯了透明小说的读者对艾柯的导游,一开始往往不明就里。所幸作者最拿手的就是博学通识,各种材料信手拈来,深入浅出,从爱伦·克里斯蒂侦探小说到荷马史诗,从间谍007到福褛拜,从大仲马到色情电影,无所不谈。

  可人们往往拿起的是艾柯小说的外衣而对他的内核弃之不理。艾柯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用花体字写下玫瑰二字送给美女记者,而把玫瑰留下自己闻香。

  ■文敏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