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嘉兴专电 江南春天的早晨,一场小雨刚刚下完,空气凉爽宜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本报的“全国文化记者走读浙江”活动来到第一站——浙北小镇乌镇,来自全国16家主流都市报的文化记者与乌镇有了一次精神的交汇。
早上8点,我们的大巴从杭州沿着沪杭高速向东北行驶,穿越桐乡,一路到达乌镇——一个名声显赫的江南古镇,当人们置身其中的时候,却不会感到咄咄逼人的压迫感。桐乡的乌镇和石门孕育了茅盾、丰子恺这样的文化巨人,今天这里的街上满是南腔北调和异国情调,古镇水乡日益拥挤,但是乌镇却能够将所有外来游人的气息,溶解于自身的胸怀里。
“态度挺不错的,很舒服。”《兰州晚报》文体中心主任蒲广平叹道。他说的是景区门口的工作人员,查验游客的通行证时一点都不着急,态度和蔼,语速缓慢,悠闲得如同游人一般。
平和的表情、悠然的气质、和谐的氛围,这是浙北土地共同的文化性格。嘉兴和湖州是非常平和的两个城市,因为鱼米之乡的缘故,当地人衣食不愁,生性低调,很少为了功利目的不择手段。杭嘉湖平原的人们千百年来奉行的和谐至上的处事哲学,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下就有了不凡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如今社会集体焦虑的心灵。
“这里是吴越文化的交汇处,吴文化成分更多一些。”陪同我们的桐乡市委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郁欢侃侃而谈,“地方富足,人很内秀,文气十足。这里很少出武将,出的都是文人骚客。这里的人眷恋家乡,往外走都不愿走很远,只有看到家里的烟囱,心里才踏实。当然,这也造成人们的冲劲不足。”
浙北这块土地联结着上海和杭州,是舶来思潮与传统精神之间的一块飞地,名人辈出。章太炎、王国维可以算是灵魂人物。章太炎既是革命家又是国学大师,他身上有着浙江知识分子不愿过分入世的心态,性格上颇为孤高。王国维是一个孤独的守节者,会为了自己的信念而坚守。
乌镇街上,清代民居建筑保留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而当地居民依旧住在这些老房子里,个个悠然自得,看上去丝毫未受游人影响。来自全国的文化记者徜徉在百年风情之间,顿生隔世之感。在镇中的西栅老街、镇东的高公生槽坊,他们被蓝印花布的印染工艺所吸引,《大河报》文艺部主编赵继红买了一大袋蓝印花布;高台上在表演桐乡花鼓戏《庵堂相会》,大家纷纷举起相机留影;在茅盾少年时读书的立志书院,在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北京晚报》评论部主任苏文洋显得依依不舍,只是茅盾故居因为在修缮而无法入内,他流露出遗憾之意。
中午,歇下脚来,我们开始了随意的座谈。郁欢用诙谐的语调介绍了乌镇文化。“茅盾是中国第一任、也是任期最长的文化部长,他是乌镇的骄傲。茅盾文学奖从2001年开始,颁奖典礼首次在北京以外的乌镇举行。为了把茅盾文学奖长久办下去,桐乡市政府专门修缮了‘昭明书院’用来举行颁奖典礼。丰子恺家乡石门镇是漫画之乡,我们还办了丰子恺漫画学校,这几天,师生们正在抓紧创作,用漫画来表现‘八荣八耻’。近日,丰子恺的骨灰还将从上海被移到桐乡石门镇故里安葬。”言语间,表现出当地将地方特色文化作为宝贵资源,加以充分利用的强烈意识。
“乌镇是2001年开始全面旅游开发的,当时投资8000万元,配套1250万元。第一年就接待游客185万人次,两年就收回成本。目前,每年的门票收入达5000万元。”这个事实或许能说明,文化的力量不仅限于精神层面,人心向往和谐,而这种吸引力完全能够创造财富。 本报记者 屠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