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每日新闻·文化
3  4  
PDF 版
· 萧绍平原,强劲拉动GDP的文化力量
· 把名人效应 发挥到极致的绍兴
· 浙江遍地都是希望
· 萧绍平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遍地都是希望
  我对浙江并不陌生。这次,钱江晚报的同行给我提供了一个以外地记者的身份和视角“走读浙江”的机会,突然间我发现,自己对浙江的喜爱之情竟是难以掩饰的。

  或许是因为“五一”将近的缘故,我们从桐乡乌镇到鲁迅故里,要品味之前被灌输的浙北平淡悠然的印象并不容易。游人如织,这里像任何一个国际化的旅游景点一样,有着各种复杂的口音和迥异的肤色。

  填满匆匆过客的乌镇已失去了它原有的韵味,我有点失落。怅然之余,蓦然回首,蹲在石阶上的老妇正旁若无人地漂洗着衣物,一副丝毫不被打扰的神情,尽管她身后尽是挥舞着小旗的男男女女。这里的人,看似悠然,实则各有各忙,卖印花布的、酿三白酒的、拉麦芽糖的、唱桐乡花鼓戏的,他们作为一种浓郁生活气息的表演存在着,复制着古镇古城的生活原貌,也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目光。

  这是真实的生活,还是刻意的表演?

  你明知他是在做戏,做戏的目的也无非是让你购买,可他不张扬、不拉客、不留客,一副买卖随意的样子。给我的感觉是,浙江人即便是做戏也做得像模像样,不惹人烦。

  文化也能生金。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怎么让文化不仅仅是充当道具,而是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后力,的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浙江和河南同样是文化大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河南的文化资源可以说比浙江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本身的文化资源,如何把文化上的优势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河南与浙江还有很大的距离。

  我们常说浙江人精明,的确是这样,浙人会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去分析浙江的人文精神,冷静客观地不断修正自己,从而寻找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浙人懂得借势,把一个个历史文化名人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的名人设计成地区名片,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免费形象代言人;浙人构思奇巧,把课本中的三味书屋、沈园、乌篷船抬出书本,让它们活生生地流淌在绍兴城的血液中……

  合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并使其以恰当的方式出现,这就是浙江人的精明之处。更加难得的是,浙江人不是某个精明的个体,而是一个求真务实的群体,他们看重每一个能把浙江介绍给外界的机会,从导游、讲解员到普通百姓、政府官员,再到大众媒介。

  浙江,在我眼中是一个遍地都种植着希望的地方。

  ■《大河报》文艺部主任 赵继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