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连线
3  4  
PDF 版
· 孝顺镇公布“孝顺榜”
· 从反对到赞赏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还要注重精神赡养
· 一场特殊的考核
· 孝顺镇的人 想对得起这个地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孝顺镇的人 想对得起这个地名
  孝顺镇的由来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三国时,孙权暗访到这里,曾在一户农户家过夜,这个农户家的儿子是孝子,自己已经饿得快要晕了,还是把最后的番薯留给了母亲,孙权看了感动不已,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孝川”,后更名为孝顺镇。

  不管传说是否是真的,但是孝顺镇的人一直引以为豪,不光把孝顺故事编成了册子,还要建起二十四孝的公园,以孝字打品牌。

  现实的生活中孝顺镇也像别的农村一样,总会有几个不孝子女。

  不少人说孝顺镇的“子女孝顺榜”的举措源自于市基村对四个子女不赡养95岁老妈妈的调解。当记者来到孝顺镇的白溪村时,镇里和村里的干部还在为67岁的朱瑞清老人的赡养问题发愁,朱大爷有两个儿子,早早分了家,老人说小儿子对自己还可以,但是外出打工了,大儿子就在身边,但是分家后从来没有赡养过他。老人住在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里,旁边的大房子是大儿子的,却要租出去,老人家要求不高,希望儿子每月能给他10元钱的赡养费,每年给他150公斤的米,这样他就心满意足了,但是据村干部说,这个看似不高的要求经过村镇干部的一再调解还是没能最后达成。

  “孝顺镇的人,应该对得起孝顺这个名字。”镇党委委员戴翀认为,就是在反复的调解工作中,让孝顺镇的领导班子们寻求一种尊老倡孝的新模式,这就是“子女孝顺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