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在以金钱数量为标准的孝顺榜上:是否交足了这些钱,贡完了这几百公斤的米,我就是孝子,我就算尽孝了呢?
打个比方:穷困的李小四家里有5个馒头,能拿出3个给父母,还能抽空给父母梳头洗脚,还能陪父母下象棋;小康的张小三家资千万,每个月只肯拿出500元钱给老人,动不动张小三就训斥自己年迈的爹妈。那么在张小三和李小四之间,你说谁是孝顺的孩子?
“不希望看到单以物质论孝子。”和戴翀谈到这个问题时,他显然已经有过思考:“因为精神上的赡养是很难量化,所以我们只能先从物质上去激励大家,形成一种尽孝的氛围,孝顺榜更多的作用是一种引导。我们从不忽视精神赡养,在我们的规定有这么一项备注,把子女照顾老人精神生活方面做得怎么样也会注明,考核最终是由大家来评的,所以孝与不孝还是出于多方面的评定。”
孝顺更多的是一个精神概念,让父母晚年过得开心才是最终的目的。孝顺镇政府营造孝顺长辈的舆论氛围,通过公布孝顺榜的形式激励晚辈孝顺长辈,这个举措是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的。也许正如省委党校副教授董明所说的那样,孝顺榜只是赡养老人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当地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找到的一个具体抓手,赋予了时代的内涵,但政府绝对不能就此沾沾自喜。孝顺镇的孝顺榜能走多远,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