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省会在哪里?”
这个简单得匪夷所思的问题,是近来备受人们关注的上海著名高校自主招生的一道面试题。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一道题,竟被诸多优秀考生公认为“最难回答的问题”,而且,不知道山西省会在哪里的考生,已同时接到复旦、交大预录取通知。
对于这个结果,出题者的解释是,“题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尖子生的回答更为坦然:“上网一查都知道了,背这样的知识没有意义。”中国的省会城市,其实是初中课本里的内容,也是平时看电视、读报纸稍稍留心就可以知道的。但这样的问题,竟让随口答出“20世纪物理学研究领域‘两朵乌云’”、侃侃而谈“对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的认识”的尖子生们“折戟沉沙”。
让人吃惊的是,更广泛的中学生及其家长,都不以为然地认为,这类常识没必要掌握。
细看自主招生的报道,发现这竟然是一个普遍现象。教授提问的凡稍有人文色彩的问题,几乎都被打了回票。比如,“庄生梦蝶”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众多考生对这个典故闻所未闻,虽经考官再三解释,仍一脸困惑。甚至连“雷锋是谁”,都有考生不明所以。
我们要质疑的,不是孩子们的“偏科”,而是我们的人文教育、国情教育,究竟出了什么偏差?又是什么,让无知者“无畏”?
孩子与家长们的满不在乎,与人文类课程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是息息相关的。对国情与历史的了解与否,在一些学校和老师的心中,在各种“决定生死”的考试里,乃至在社会上,都是无足轻重的。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大凡与升学考试没有关系的“知识”,早已被毫不客气地淘汰出局。而我们的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知识洗牌”中,奠定着自己的“文化根基”。
如果这样的情形不被重视,那些屡屡在应试中闯关夺隘的聪明孩子,尽管可以解出各种难题,却仍然可能终生走不出文化荒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曾痛陈自己闭关锁国,不能“知彼”。现在,却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越来越不“知己”,没有对祖国的了解,没有对自己国家历史与现实的认识,纵然视野开阔、才思敏捷,算得上优秀人才吗?无视国情,罔顾历史,即使有一身本领,又怎能在未来竞争中胜出?
一年前,温总理勉励主动“沉下去”了解国情的清华大学学生时说过,“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
国情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也是一个人知荣抑耻的基点。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才能有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如果,我们国家的优秀人才,竟然对祖国文化传统、对基本国情近乎一无所知,我们如何指望他们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
两大名校自主招生改革高考的“破冰之举”,被人们视为未来教育的风向标。此时,那些“金榜题名”学生耐人寻味的答卷,会向社会传递怎样的信息?本就被人漠视的“文科知识”,又该如何变本加厉地被“边缘化”?
我们的国情教育,令人深忧!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