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杭州市贾家弄幼儿园正在进行春季幼儿“自理能力”比赛。在操场上竞相角逐的虽然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但细心的家长们却发现,幼儿自理能力的差距非常明显。
仅以小班的比赛为例,“开火车”即穿拉链衫的比赛,速度最快的孩子不到5秒钟就完成了,而速度最慢的孩子用了半分多钟,最后还是在老师的辅助下才勉强穿好。
记者在现场跟家长们闲聊,有位妈妈说:“孩子在家时,从来不自己穿衣服,苹果是用勺子刮着吃的,饭也都是喂的。”
系鞋带的童鞋越来越少
记者看到,中班孩子们正在进行系鞋带的比赛,但是由于大多数孩子都穿有搭扣的鞋子,所以老师就只能找来道具进行模拟。
园长许海瑛说,从训练孩子的能力发展来看,系鞋带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既有小肌肉的灵活性要求,还必须是手眼协调动作。
虽然幼儿园是从中班就开始教孩子们这些技能,但是由于现在家长都比较多地给孩子选择搭扣鞋,所以这项技能是学会了也派不上用处,就只能作为比赛的项目之一。
那么,究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有哪些自理能力?许海瑛给家长们总结了一套方案:
小班的孩子在早晨起床时,可以自己穿衣服、穿裤子和鞋子;吃早饭时,可以自己剥鸡蛋;下午放学回家,可以帮奶奶剥笋、剥豆子;晚饭后,可以剥橘子给大人吃。
中班的孩子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帮助大人整理家务,淘米、洗菜都是他们最乐意的事情,整理玩具也是他们力所能及的。
大班的孩子自理能力更强,而且作为幼小衔接的准备,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会整理书包和叠被子。
敲钉子、做板凳的木工课
虽说记者也知道,幼儿园是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但是当我在杭州西湖区文苑幼儿园看到“木工坊”里的钉子、榔头时,还是觉得有点意外。
负责上“木工课”的来明老师说,从去年10月开始,幼儿园专门选购了适合孩子使用的钉子、镙丝、扳手、榔头等,找来适合的木料,尝试起了木工课。
来明老师本来在小学教自然、常识、科技课,所以对如何教同学们动手比较有经验。但他说,幼儿园孩子的动手能力比他想像中要差一些。因为像拿榔头、敲钉子,真是孩子们从来都没有干过的事情。
当然,孩子们对“木工课”是非常感兴趣,而且男孩子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使用榔头、扳手等工具,即使偶有孩子不小心弄破了手,敲疼了手指,也并不影响他们的热情。
最初,孩子们敲进木板的钉子都是歪歪扭扭的,拿着锯子锯出来的木条也很不整齐,但是,当大班的孩子经过十多次课程的训练,现在已经能够做出一个摇摇晃晃的小板凳了。
这些来自于生活的真实训练,更能让孩子们感到真实和有趣。据张海鸥副园长介绍,“木工课”作为正在探索的园本课程,将会有更丰富的内容,以更系统地训练和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本报记者 沈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