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有蓄须的习惯,讲究须眉堂堂,他们推崇胡须,不厌其烦地做了细致分类,譬如上唇的胡须叫作“髭(zi)”,下唇的胡须叫作“粜(tiao)”,颊旁的胡须叫作“髯(ran)”,而下巴的叫“襞(bi)”。这种体贴啰嗦的分法充分显出古人对胡子的重视。
就连庄子这个洒脱之极的人也把“髯”列为“八极”之一,固执地认为这是极品男人该有的优良标志。明代古琴名家西峰说:弹琴“先要人物风韵……口上要有髯,肚里要有墨,六者兼备,方与添琴道。”看看,连抚琴还要有胡子才能抚得好呢。
宋人蔡襄,须髯极美,有次宫中设宴,皇帝问他:“你的胡须那么漂亮,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将它放在被子里面还是外面?”蔡襄愣了,回答不出,之前根本就没注意,这下苦了他,当夜睡觉时一会儿将胡子放在被内,一会儿又放在被外,竟然折腾了整整一宿——足见爱胡情深。
三国里,问起桃园三结义的面容,想得起刘备的一定不多,刘备的印象不如张飞来得深刻和响亮,因为张飞性格鲜明且长着醒目的虬须;张飞又不如关羽,因为他的胡须不如后者的飘逸漂亮,人家那可是美髯公啊。可见胡子对形象的塑造要起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