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从“鸡毛换糖”走向“文化换糖”
· 义乌,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品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义乌,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品牌
  本报义乌专电 对于义乌,人们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义乌是一个莫名其妙发展起来的地方。”

  “全国文化记者走读浙江”采访团来到义乌,带着这样的思考,并试图解答。为什么在义乌,人们会坚守小本经营的创富方式,这为何能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当来自全国的文化记者,走进设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义乌小商品博物馆时,这个问题得到了解答。早在乾隆年间,义乌农民就开始了“鸡毛换糖”的经商活动,那时候的义乌人用红糖换来鸡毛做鸡毛掸子,每逢过年过节,便走街串巷地去卖。这便是义乌商业文化的开端。

  义乌人常常谦虚地说,他们没有浙江其他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渊源,但义乌人却实打实地靠自己的双脚走出了自己的文化。现在,义乌人不需要游走他乡叫卖,而只需要在家门口做生意。

  采访的文化记者中,有不少是男记者,他们对购物并没有多大的热情,但对商城中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却发生兴趣。从针头儿线脑儿、鞋带儿、纽扣儿、拉锁儿、牙签儿到精致的礼品、精美的饰物;从鞋袜、围巾、帽子、服装到毛纺织品;从各种玩具、打火机到电视机、红木家具、各种五金工具和电子产品。凡是日用百货中人们能想到的,没有这儿不卖的。

  义乌,浙中一县级市。倒退二十年,浙江之外闻所未闻。但现在,这里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市场——中国小商品城。“买天下货,卖天下货”,联合国统计的所有商品是50万种,这里可以买到30万种。去年市场成交额266.9亿元,产品辐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义乌这个既不临港又不靠海的“县级市”,为何有如此“莫名其妙”地大发展?义乌的领导说,义乌的发展“莫名”,但有“其妙”。

  义乌不可思议地发展起来,成为全国、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的确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是任何发展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义乌发展有内涵丰富的“其妙”:一是义乌人有不满现状、锐意进取、奋力突破的非凡勇气和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二是义乌的历届党委政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探索、研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引导、推动义乌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大河报》文艺部主任赵继红在义乌采访后觉得,在义乌街头虽然看到了不计其数的广告,但真正的品牌只有一个,就是义乌,“义乌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品牌。”

  义乌市场以前有句口号,叫“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如今这句口号变成了“小商品义乌造”。以前义乌产品不敢挂自己的牌子,现如今不仅自豪地挂上“义乌”牌子,而且自信地把产品广告做到了全国各地。

  本报记者 吴秀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