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从“鸡毛换糖”走向“文化换糖”
· 义乌,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品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鸡毛换糖”走向“文化换糖”
蓬勃的义乌文化产业吸引全国16家媒体文化记者眼球
  本报义乌专电 和温州人一样,义乌人也善于经商。当义乌人在走南闯北,用他们手中的拨浪鼓,写下几百年“鸡毛换糖”历史的时候,文化已经成为这个奇特商业城市的自然基因。创业成为一种文化,而现在文化也正在成为义乌新的支柱产业。当本报的“全国文化记者走读浙江”采访团来到义乌小商品城时,老记们发现,在一件件小商品销售过程中,义乌人正在从自发到自觉地实践着一项拥有无比前景的产业——文化产业。

  来自全国16家主流媒体的文化记者坐在全国市场中少有的游览车上,在文化小商品的世界中穿行。“如今成为新热点的义乌文化产业,其实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义乌下骆宅的孙家云、孙岳正自创的一张小小的画片。”在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京义那里,记者们听到淹没在小商品世界的神气文化商人的创业之路。1982年,孙家云、孙岳正等人到外地打工时,发现一些印刷厂的过期年画很漂亮。他们就低价将其买回,回家后经过裁、剪、拼,加工成小画片及折叠式小卡片,再拿到集市上试销,没想到一下子就卖光了。于是他们就分头寻找库存积压的年画,经过加工迅速投放市场,生意做得颇为红火。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200多户有80%的农户经营画片,成了远近闻名的年画专业村。通过不断的摸索、创新,1988年,义乌年画经营户在全国开创了四开塑膜年画发行的先河,并迅速占领了广大农村市场。由此,当初的小画片经营,现在“燎原”成为在浙江乃至全国颇有名气的义乌文化产业。

  截至目前,义乌已形成文化生产经营企业7000多家,形成了以文化礼卡、印刷制品、文化用品、书画艺术、年画挂历、印刷器材及新兴现代办公用品为主体的综合性产业群,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文化产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60%的产品出口世界各地。据统计,从2002年开始,平均每年义乌文化产品出口额已占义乌市出口总额的1/3左右。像笔、相框、画框等多个文化系列产品已遍及全球。义乌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一个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的创新来自义乌人的民间首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则来自义乌政府部门的务实倡导。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搭建文化用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平台,是义乌文化用品产业“蛋糕”越做越大的秘诀之一。义乌市专门开发了占地380亩的文化用品生产基地,为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做强做大奠定了基础;对文化产品进行了划行归市,专门建立了十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专业市场,既方便客商采购,又促进文化产业有序竞争;义乌市还设法延伸壮大文化产品的产业链,随之又带动了纸张、油墨、印刷器材配件的生产和销售,去年义乌彩印包装业的年产值已达到50亿元,成了支柱性文化用品产业。

  在本次采访中,《楚天都市报》科教文卫部主任左砚文提出了“文化产品是否遭到互相仿制、克隆”的担心。而事实上,在义乌,既拥有国际领先技术装备,又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企业越来越多,许多经营户从贴牌时代走向品牌时代。一些没有自己加工厂的经营户也注册商标,然后请人加工,贴上自己的商标销往海内外。

  要实现文化用品产业的新跨越,就必须千方百计提高产品的内涵。从1998年开始,义乌华鸿集团在原先简单的装饰板上,画上“狮子锁”、“玉如意”、“大红灯笼”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精美图案,使产品的文化品位大为提高,产品很快就飘洋过海,成为欧美“中国迷”们家庭装饰的俏销货。目前,华鸿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画框、相框专业出口企业之一,公司90%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去年底,华鸿集团又在洛杉矶成立了华鸿美国公司,并在美国申报了两个外观专利申请,为自己的文化产品直接在欧美市场打品牌、做直销作准备。

  作为浙江省首个国际性文化产业展会,不久前,2006年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刚刚在义乌举行。来自全国的文化记者采访后意识到,比起目前影响比较大的全国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圳“文博会”和沈阳“文博会”,义乌“文博会”虽然才刚刚起步,但依托于义乌强大的市场优势和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义乌“文博会”也会和它的小商品一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著名展会。        本报记者 吴秀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