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广大网民是否想到,输入网址时必备的“//” 双斜线符号以及目前的域名输入顺序,可能仅是设计者当年的一个失误。而这一失误多年来给网民们带来的浪费也不可小视。
互联网创始者之一的Tim Berners-Lee近期表示,在经过了15年的跨网络平台开发后,他发现自己当初发明的“//”双斜杆这一网络地址组成必备元素似乎并不显得高明,如果有一个重新设计的机会,他会选择摒弃双斜杆,改用“/”或直接在“http:”后输入网址,这样可为广大网民提高一些效率。此外,目前使用的域名格式也完全可颠倒输入,如“http://www.zjol.com.cn”不妨可改为“http:/cn.com.zjol.www/”。
不过互联网诞生至今的数十年,真可谓“历经沧海桑田”,域名的输入格式和顺序早已成为网民的“条件反射”,因此网民们不妨为这一域名设计的失误来算一笔有趣的账。首先,域名颠倒的效果并不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反而让网民不得不强迫自己去适应这一“全新”的域名输入方式。不过,这也为一些原本就热火的实名上网、中文上网提供商们提供了可能会笑得合不拢嘴的商机,毕竟这些提供商只需对上网程序进行小小的修改即可自动进行“颠倒”域名的操作,从而进一步给自己原本已不干瘪的腰包“添金加银”。
此外,如果在输入网址时省去“//”,那么除可提高效率之外,还可延长一些按键的寿命。可别小看这二次按键,据一些统计显示,网民每天平均浏览的网址约为20个左右,仅输入20个网址就已将“/”按键“折磨”了40次。长此以往,网民的键盘上“/”等按键的损耗可谓一目了然。如果在网址输入时省去了“//”,那么虽然目前大部分工作的时间要求还未精确到秒,但每次按“//”键所需的时间长久累计可能也可赶上写一个方案的时间了,因此,朱德庸漫画中那位永远头戴面罩的老板无疑会欣喜若狂,而更多的键盘生产商可能会认为减少了客户潜在更换新键盘的频率,届时,一场商战可能由此爆发。
马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