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学院“2+3”中德合作项目班学生王振和夏晓丰日前在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通过毕业设计答辩,根据规定,他们回国又参加了浙江科技学院组织的毕业设计答辩。王振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对基于JAVA技术的应用软件实现自动化测试。夏晓丰的题目是:用于比特误码率测量VEE程序。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做的同一份毕业设计,中德学校却打了不同的分数。
选题该重学术还是实用
中方答辩组的专家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方认为,两位同学的选题比较浅,不能给高分。另一方认为,毕业设计要反映的是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位学生在这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应该给高分。而同样的两份毕业设计,德方均给了优秀评价。
答辩组成员、浙江科技学院信息学院副院长杨春亭博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德两国在高等工程教育的观念和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往来自工程实践,用我们的眼光看,学术含量并不高,但要求学生拿出合格的成品来。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实验室,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设备很多且五花八门,因为大部分设备是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
德国学生“淘汰”中方老师的选题
无独有偶,前不久,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两名毕业班学生来该校做毕业设计。该校安排两位教师分别出了两个毕业设计题目供德国学生选用。结果,德国学生都没有选择博士教师出的题目,他们的理由是,那题目学术性太强了,无从下手,且很难做出毕业设计作品。
德国模式怎么学
浙江科技学院曾经是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项目的执行单位。2000年起,浙江科技学院先后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签署了联合培养双学位本科生协议。纳入该项目培养的学生先在浙江科技学院学习两年,再到德国合作院校学习3年,完成学业后可获得两校的学士学位。该项目于2001年首次招生。王振和夏晓丰就是当年考入联合培养班的。今年,首批联合培养的学生即将毕业。
在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的探索中,浙江科技学院提出了“德国模式、中国特色”的办学思路,但实施中可谓步履艰难。尽管学校想兼纳两国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的优点,但由于受总学时数的限制,往往顾此失彼。另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和学生对加强实践教学的做法存在一定的认识分歧,我国的企业也还没有形成像德国企业那样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和传统。
浙江科技学院副院长龚建立教授认为,毕业生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受社会欢迎,这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标准。国家要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人才需求的实际,细化教育分类,加强分类指导,给高校以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让高校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本报通讯员 陶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