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梁
昨天,本报A6版上讲到“黄金周婚宴高峰 司仪伴娘行情看涨”。中午,杭州的一家婚庆公司负责人就给热线打来电话,讲了一件趣事,他们这儿操办的一个婚宴,重金要聘的是酒保。
这家婚庆公司的负责人谢先生告诉记者:昨天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一进门就要酒保,并开出四个条件:首先酒量好酒品好;其次相貌要过得去,但不能太帅气;再次身高不能低于一米七,但也不能超过新郎;最后要求是能说会道,能够活跃现场气氛。
之所以要请酒保,新郎官说他胃不好,不能喝酒,但结婚为了把亲朋好友招待好,总得找个“替身”。
谢先生公司本来也没有这样的业务,但对方接着就开出了660元的高价,当场掏出500元作为定金,并表示还有额外的红包和烟酒作为答谢。
这下让谢先生既喜又忧:喜的是报酬丰厚,忧的是一下子上哪找这样的人?
谢先生突然想到,刚来公司实习的东北人小李,平时把白酒当开水喝,不光能侃能唱,而且还是大学生。要不让他试试?
客户一见到小李,聊了几句便确定:“就是他了!”
小李听说自己接到这样的“差使”,扳着手指算开了:“这么去一趟两三个钟头就能赚几百元,而且有吃有喝还有红包拿,岂不是一举多得。”
谢先生感慨,目前杭州还没有专职酒保,而在上海、南京等地婚庆市场已出现了这样的职业,听说好的酒保月薪还上万呢。“看来,今后得多培养几个像小李一样的‘酒保专业户’,提升公司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