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北京一家私企负责人马先生的休闲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乡村游,健身,陪客户看演出、谈生意……
同马先生一样,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为节假日的城市居民,正逐步形成六大主要休闲方式:观光旅游类休闲、城郊类休闲、度假类休闲、商务类休闲、运动类休闲以及文化类休闲。
“中国的黄金周正从旅游经济形态走向休闲经济形态,人们对休闲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说。
观光旅游类休闲集中体现在黄金周,目前是各类休闲活动的主体,同时会在相当一个阶段内保持这种主体地位,这反映了我国休闲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副会长魏小安认为,我国的旅游观光产业已发展到中期阶段,但休闲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两个不同阶段的叠加表现为观光旅游类休闲仍然是休闲主体,主要对应的也是大众需求。
城郊类休闲渐趋普遍化,以郊区“农家乐”为代表的这类休闲方式呈爆炸式增长,主要对应周末需求。今年“五一”黄金周一个突出特点是乡村旅游热,各地紧紧围绕“2006中国乡村游”的主题年活动,推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新兴的滨海度假、山地度假、温泉度假等度假类休闲,对应的是长假期和中高端市场。比如,广东有600多处温泉,现在已经开发60多个温泉度假村。
对商务客人而言,应运而生的是商务类休闲。在广东东莞,12个镇就有近20家五星级饭店,近30家四星级饭店,饭店总量近400家。运动类休闲在六类休闲方式中具有全面的适应性。
文化类休闲虽没有形成轰轰烈烈的高潮,但它体现的是休闲的多样化和深层次的发展。这几年,博物馆越来越热,很多地方不仅大力建设公共博物馆,很多私人博物馆也开始涌现,北京博物馆总量已经超过了100个。
当然,以上六类休闲方式在现实中的表现多是复合形态,而并非是“井水不犯河水”。
魏小安说:“作为休闲的终端表现,休闲方式体现在观光+休闲、观光+度假、商务+休闲等各个方面和各种组合上。实际上反映的恰恰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从单一观光为主的形态,逐步发展到休闲度假的复合形态;再进一步发展,到休闲产业比较成熟的时候,产品的单一化和专业化就会体现得更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