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
五一黄金周,为了响应“把西湖让给外地游客的号召”,去了浙西一个小县游玩,好好地领教了一回门票的厉害:××园60元、一寺庙28元,县博物馆10元,某书法家纪念馆20元。
杭州呆得久了,享受了太多的免费午餐,对这样高价格的门票着实有点不适应。
就说杭州的博物馆吧:浙江博物馆、丝绸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官窑博物馆都是免票的,像浙江博物馆论展品的数量、档次、展馆的面积、服务等等都是该县博物馆不能比的。杭州的唐云纪念馆位于寸土寸金的西湖边,也照样是免票的。论理,各种各样的价格都是由物价部门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成本之类测算过、审批过的,我等门外汉,不懂,惟有相信的分。
可是,有一点谁都知道:一张张门票其实就是一道道门槛。除了××园还有些人气,那寺庙去的人不多,博物馆和纪念馆压根没人参观,博物馆是我们去了才开锁的。
一个景区,光靠宣传,拉几票子生意总不是长久之计。没错,能赚钱,谁不想赚。可是高高的门槛设在那里,又有多少回头客呢?杭州把很多门槛撤了,钱赚得反而比以前多。
一道门槛挡住了外地客,倒也不怎么样,大不了下次不来了,至少这次的钱我是赚着了。最主要的是,这道门槛也挡住了自家人,特别是这样一个文化设施本来就不多的县城,如果还指着靠地底下挖出来的几个瓶瓶罐罐,指着先人留下的几张画来发点小财,太没志气,也太没眼光了。
文化是要靠耳濡目染的,把这个馆、那个园的门槛都撤了,让自家的子弟有事没事都可以到里面转一转,受点熏陶,10元、20元的门票费好像是损失了,可是收获的恐怕不是可以用钱算得清的。如果心里没底,做不到像杭州一样的大气,至少学学海宁,也搞一个内外有别,评本地身份证免票,至少也讨本地人一个好。门槛设在那里,人家不来,钱照样赚不到,还不如干脆取消门票,聚聚人气——这一点应该很容易想通的。
据说,杭州人的幸福指数很高,是不是也跟免门票有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