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抠门院长”倒在办公桌上
· 孵出4只鸟宝宝
· “烂尾沟”无人问津一年多 好心民工1小时搞定
· 治脚药水滴进眼睛
· 为躲小狗穿马路 四辆小车连环撞
· 八旬老翁 铁链跳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抠门院长”倒在办公桌上
追记云河县法院院长魏剑明
  ■本报记者 孙燕 本报通讯员 陈映宏

  

  2006年4月13日早上8点,浙江丽水市云河县法院院长魏剑明被发现倒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完全没有了呼吸。公安机关认定,魏系因工作过度劳累而殉职。

  “魏院长是累死的……”同事们哽咽着回忆说,从4月9日开始,魏剑明的工作,就一刻也没能停下过。太多的事等着他去处理,永远处理不完的杂务,一直把他拖进了死亡之门。

  

  生命的倒数4天

  4月9日,星期天。魏剑明呆在丽水的家中,但只能半工作半休息。前几天来不及看的公文,他必须要在上班之前处理完。

  4月10日是星期一,魏剑明回到院里。白天,他布置例行工作。晚上7点,院中心组开始理论学习。学习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和往常一样,魏剑明睡在了办公室。

  4月11日上午,睁开眼的魏剑明,面对的仍是堆满桌子的文件。下午,丽水市人大到云和法院检查“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情况,魏剑明的汇报持续了一下午。去年专项整改活动中,云和法院刚被市里评为先进集体,魏则被省里评为先进个人。

  4月12日,是魏剑明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这天上午,他去县人大汇报一个案件的进展。案情复杂,他花了整整一个上午讲述。

  下午,回到办公室的魏剑明,无法站起休息片刻。法院联系点的村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的当事人、找他办事的人在门外排起了队伍。副院长杜今安回忆说,那天他拿着几个需要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材料几次想“见缝插针”,但一直没能等到机会。

  晚上10点多,最后一个离开的办公室主任助理黄为民,敲了敲对面院长办公室的门,魏剑明仍在通电话,黄先行离去。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他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同事回忆说,这样的状态从魏剑明调到云和法院工作后一直延续。

  魏剑明家在丽水市区,工作繁忙、来回路远,他平时只能以办公室为家。每个工作日的晚上,魏剑明吃过晚饭,就直接回办公室加班。累了,就往沙发上一躺。

  法院的门卫回忆说,魏院长12点前休息已属难得。更多的时间,院长办公室窗户透出的灯光,都要在凌晨一两点才会熄灭。

  这显然是一个重视荣誉的院长。工作多年,他身上的荣誉几乎填满了履历表。逝世前,他已获得的荣誉包括:全国检察系统标兵、全国检察系统法纪优秀侦查员、浙江省检察系统先进个人、浙江省检察系统优秀侦查员,并有个人三等功和个人二等功各一次。

  “他注重细节、事必躬亲。”一位法官评价他们的院长说。作为院长,很多事情,他都要自己亲自主持。

  2001年,云和法院把信访作为日常性工作处理。按照魏剑明的要求,法院设立了“院长随时接访制度”,群众要反映情况,院长必须随时接见。去年一年,魏剑明一人接访群众300多人次。

  因为连续4年实现“零上访”,2005年9月,云和县法院的涉诉信访工作,受到中央政法委通报表扬。

  院长魏剑明显然是这个荣誉背后最累的人。按照他的要求,接待时,每位法院干警必须做到“问一声好、道一声请、端一杯茶、让一个座、送一步路”。而他,只有做得更好。

  “抠门”的院长

  这也是一个“抠门”的院长。同事回忆说,魏剑明来到云和法院后,为改善基础设施,决定盖新大楼。为争取中央政法专项资金,魏剑明上京不下10次。为了省钱,每次去,他只住在小旅馆,吃在路边摊。

  刑庭庭长方乃圣回忆说,一次,他到省高院办事。法院的小车半路抛锚,无法启动。为赶路,方庭长只得半路拦大巴。回院后,魏剑明在全体干警大会上,特别表扬了他,表扬这种“为赶时间不打的,而坐公交车”的行为。魏剑明说,我们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4月10日,魏剑明死亡前3天,院里开会学习“八荣八耻”。按照他的习惯,他把话题自然延伸到如何省钱上。“没急事大家别坐电梯,节约用电。”

  但另一面的魏剑明,分外慷慨大方。2005年高考后,云和县孤儿周彩玲被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但无法凑足学费。魏剑明得知情况后,立即指示院党总支、团支部以最快速度向全院发出倡议,短短两天,凑足了4300元。

  去年过年,他还硬塞给了周彩玲自己给的500元压岁钱。出事前,在丽水就读的周彩玲,刚刚收到了魏剑明妻子送的换季衣服。

  英年早逝的悲剧再次上演。一位年仅49岁的优秀法院院长,因劳累过度一头栽倒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去年一年,魏剑明一人接访群众300多人次。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他的劳碌一生,给所有为工作拼搏的人们敲响了注意健康的警钟。然而,他留给人们更多的,是一个兢兢业业、亲民为民的法治人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