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 叶涵
本报昨日A11版的《马桶事故燃“战火”》一文刊登后,许多读者纷纷打电话,来为这对上下楼的“欢喜冤家”献计献策。
首先打进电话的是王先生。王先生对自己的计策很自信。他一开口就说:“解决这问题太容易了,只要发动一下二楼住户的亲戚朋友上门劝说就可以了。社区上门劝说虽然次数多,但效果不一定会好。如果是换成了自己家的亲戚,于情于理都要比社区工作人员来得好。”
另外一位赵先生则认为一楼的卫生间出现漏水的情况完全是因为修理二楼住户马桶时留下的后遗症。所以二楼的住户应该主动开门让工作人员进门修理。不管怎么样,二楼的住户也应该想想当初自己家的马桶堵住时,一楼的邻居是怎么样大度地一释前嫌帮助自己的。
“如果我是一楼的住户,遇见这样小气的邻居,我会自己上门去和他说,不管他听不听,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如果他真的无动于衷,我就会再把二楼的马桶管道给堵了。也给他来个以牙还牙,这下楼上即使不想开门也得开了。”来自宁波的蒋先生主张用“硬性手段”解决问题,不过我们觉得,还是别用这样的办法为好,很显然,这种做法会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