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陈果,这位香港“草根导演”一直在尝试不同的电影题材,从最初的《香港制造》到《榴莲飘飘》,再到《饺子》。他的最新一个挑战,是将于今年开拍的科幻片《站台风》。日前,陈果在上海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你一直被称为香港的“草根导演“, 你自己怎么看 ?
陈果: 草根不草根只是人家说的,我只是选择了定位。我有我的观众市场,虽然不大,但可以生存。我就这样从1997 年开始一直做下来,还算是有点成绩。比如《饺子》,不是草根,也不主流,我只是觉得有好题材就去做。每个导演都想拍不同的东西,每个创作人都是这样。我越拍越不对劲了,香港观众进入戏院看到的中西片真是少了很多,更何况我们这些独立制作的电影。去年中国拍了200 多部电影,真正能上映的有多少呢?
记者:你拍的电影和香港主流电影完全不同。
陈果:香港的整个电影工业一出来就是商业电影,它不会理你的内心,只有很少的香港导演会讲述人的内心。但大多数电影有些地方要笑,你有反应就行了。香港电影是从一个状态下成长起来的,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觉得, 归根结蒂要回到人的本身上面。我希望成为那种导演一拍的电影能关心人文,能把社会问题放进去,有内涵。
记者:现在很多香港导演都去内地拍戏、拍电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陈果:哪里有钱就去哪里,哪里有生存机会就去,香港的生存机会真的越来越小, 不是说内地一定可以生存,而是生存的机会一定要比香港多。
记者:有数据说,2005 年内地最卖座的10 部电影有7 部是和香港的合拍片,你怎么看?
陈果:这里有很多夸张的成分。背后的根本原因是香港人太少,而且看盗版或者看DVD 的人已经没有习惯去看电影了, 他们不再会去享受集体性的看电影的氛围,而真正看电影还是要看怎样把观众拉进戏院。
记者:盗版是关键的问题吗?
陈果:关键是如今电影本身的高贵性没有了。以前一部好的电影要收藏啊,现在一两个星期就变成了VCD、DVD,卖几块钱,电影还有什么高贵性。
记者:很多影迷说香港电影在成长,但是发现没有以前好看了。
陈果:香港电影不是没有娱乐性,而是它的娱乐性已经过时了,但是娱乐性才是真正培养出香港电影的土壤。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电影有很大的宽容度,喜剧、打斗、惊险什么都有,这才是真正的创作的乐园。
记者:大家普遍感觉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好像已经过去了。
陈果:每隔十年二十年香港电影就会出现低潮期。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粤语长片盛行,后来邵氏公司的武侠片大举来了,又是一段颠覆。1970年代末期的低潮之后,突然间新浪潮又来了。
1970年代中出了一个李小龙,1979年又有了一个成龙。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电影就已经有危机了,观众在一批批消失。
记者:关键是创作者的问题吗?
陈果:香港导演其实都很努力地在做, 但是他们依然很迷惘,不知道观众要什么。今年的贺岁片还是走老路子,可是观众已经没有兴趣了,打打闹闹的喜剧片和十年前没两样,这是创作人的问题。
记者:现在香港演员中新人都不如上一代突出,有青黄不接的现象。
陈果:新人有的是,但是要培养有观众缘的新人还需要时间。观众会不会为了一个明星来看电影呢?不会吧。现在的大明星赚得很多,他拍一两个广告就很赚了, 他根本不希罕拍个所谓的电影。除非是剧本非常好的,广东话讲“绝妙的”,才会去演。大家都有问题,演员人少,只有几个, 所有的投资者都会找你来演。
记者:这个是制度问题。
陈果: 对,明星制度很重要。主流与否不仅是故事和导演,还在于明星制度。现在没有明星了,而新一代的演员要有电影去拍,才能培养出一批新的明星来。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 林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