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挟CNNIC报告之利(见本报10日D15版报道),昨天上午,阿里巴巴揭开酝酿多日的“大事件”盖头,高调印证了业界流传已久的猜测,宣布进军B2C(企业→个人)领域,实现消费“零流通利润”,从企业买货的购物模式,再造产业流程。
昨天上午9:48,在阿里巴巴发布此消息前一刻,阿里巴巴下属子公司——淘宝网的论坛上,已有“店小二无忌”抢先揭密此“大事件”,不到2小时,用户跟帖超过50页。
谋划B2C“变局”
国家统计局数据曾显示,2005年中国零售市场总额约为6.7万亿元。按常规零售领域10%的流通费用计,这笔让消费者和生产企业无法直接受益的费用高达6700亿元。
阿里巴巴看上了这块大蛋糕。
阿里巴巴不仅拔款10亿给淘宝筹备“变局”;更表示,国内最大的网上支付工具——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也将全力支持淘宝B2C,无偿配合消费者与企业间的零费用购物。
今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淘宝网,直接从厂家买到所有商品。淘宝网已联合海尔、阿迪达斯、联想、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大量品牌,启动在线销售。
由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不会收取中间费用,将全部利润让给消费者和生产企业。所以,专家预测,今后消费者每花100元购物就有可能省下至少10%的“流通利润”。
“此次阿里巴巴酝酿已久的B2C全新模式,将依托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强大的人气、可靠的支付体系及诚信大社区,把电子商务模式真正还原给企业和商人、把利润还给制造商,从而提升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最终让更为庞大的消费群体获益。”淘宝网总经理孙彤宇说。
孙彤宇指出,近10年来,旧有B2C模式坎坷跌宕,鲜见成效;而同时,中国的制造企业群又普遍陷入了利润渐薄、创新乏力的困境。
“淘宝网全新B2C模式的目的就是帮助厂商赚钱,帮消费者省钱,最大限度压缩中间环节成本,最终达到厂商和消费者双双受益的结果。”孙彤宇说。
“大事件”突然袭击
阿里巴巴的B2C之举,并非心血来潮。
今年4月开始,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金建杭就在多个场合强调,“电子商务正在经历从最初的信息流、资金流向整体产业整合阶段过渡的阶段”,此语被业界视为阿里巴巴为“在淘宝网平台上开展B2C业务,实现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全面整合”而先期放出的风声。
但记者昨天获悉,阿里巴巴这次的消息发布,其实又是马云的突然袭击。连发布消息的阿里巴巴工作人员,也是在9日晚间得知这一消息,连夜加班“炮制”消息。
9日,CNNIC发布的2006中国C2C市场调查报告,把一切利好指向淘宝:淘宝网在3年的时间内已经抢占中国市场70%以上的份额,成为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旗下支付宝已普及至10余万家网上商店使用,日交易15万笔,成为国内应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网络支付工具。
这,让马云加快了实施B2C的步伐。
代表电子商务走向
传统B2C模式需投入巨资建立仓储、配送中心,中间成本极大。因此,阿里巴巴CEO马云此前一直表示不大看好传统B2C,他认为“即使美国有那么好的配送和物流基础,但是亚马逊只有5%的利润,说明这个模式有问题。”
但最近半年,他却又一直在为此多方筹划,就是为了寻找一种更好的方式。
阿里巴巴创造的全新模式公布后,业内人士认为,阿里巴巴创造了 “亚马逊+戴尔”模式。
国际人士评价称,淘宝新B2C模式,从其表现来看实质是完全融合了B和C的B2B2C形式,而这也是整个电子商务的走向。
据悉,家电行业的格兰仕、摩托车领域的隆鑫都已经在阿里巴巴上进行采购和销售,海尔更是已经在阿里巴巴采购并入驻淘宝。显然一旦机会成熟,所有的厂商完全可以将平台转移到淘宝,直接面向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