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文婕 王磊整理
两封永远无法送达母亲手中的思念之信,昨天同时摆在记者眼前。
子欲养而亲不在,这种伤痛,相信只有身受者才能体会。天下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却有不懂爱父母的儿女。
在这里,我们摘录其中片段,只为每个读者看过后能对父母更孝顺。
大妈,我一直视你如母
大妈是我父亲的嫂子,她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秋香。大妈走了已经多年,但她平淡一生,时刻散发着中国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贤惠与平和。
大妈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她嫁给大伯后,一直待在乡村,后来大伯从乡间走出来闯荡商海,在汉口开了两个商铺。生意日渐兴隆后,大伯把大妈接到了汉口。可是大妈一直未曾生育。
在汉口的日子,愉快而充实。大妈就住在宋庆龄宅园附近,时常能看到孙夫人并偶尔打个招呼。这些生活中的见识与积累,使她有别于一般的主妇,显得更为大气。
解放前夕,由于内战和生意场上的不如意,大伯的身体大不如前,来到杭州时,他已是病入膏肓,钱财散尽,不久就去世了。此时的大妈更显出外柔内刚的性格。
大妈虽然膝下无子,但她把我们6个兄弟姐妹视为己出,有好吃的一定会给我们留着。她每周的休息日是我的最盼,因为大妈喜欢吃蹄膀、猪爪、包头鱼、大黄鱼。她尽量自己省吃俭用,也一定要每周改善一次生活,让我们这些侄儿侄女吃得开心,增加营养。
我参加工作后不久就分到了房子,大妈与我生活在一起,我的哥哥、姐姐经常来看她,带些她喜欢吃的食物来。我们大家都把大妈视为母亲一般,邻居十分羡慕大妈有这样好的福气。人们常说,肚子不疼,肉不亲,这也不是绝对的。大妈一生都为我们操心,我们都非常敬重她,听她的话甚至比听母亲的话还认真。
大妈的晚年是幸福的,有足够的社会养老保障,有我们侄辈的精心照顾,她走时很安详。 邹建国
没有母亲的母亲节
妈妈,这是你离开我的第一个母亲节,我不知该怎么过。就让送不出去的康乃馨化作文字,让这绵绵的雨声传达我的新愁哀思。
东园新村的老屋、刀茅巷、护城河边,都曾留下您忙碌劳累的身影。在您的羽翼下,我们满眼的阳光,满心的快乐。爸爸离开后,小哥哥和我还没有成家,你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60多岁了,每天拖着病腿,来回40分钟,再次受聘于幼儿园。
妈妈,您的离去,留给我们太多遗憾。我们给您的回报实在太少。重病住院期间,您一直巴望我们去探望,但我们到来没多久,您就催我们回家,甚至在说不出话时也用头和眼神示意我们回去。
我真是后悔,为什么不放放工作,为什么不放放家务,多陪陪您?
妈妈,如有来生,我们再续母女缘。
女儿 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