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5版:每日新闻·瞭望
3  4  
PDF 版
· ■瞭望导读
· 百家赌场造就黑色经济
· 百名聋哑孩子管她叫“妈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百名聋哑孩子管她叫“妈妈”
  “一句‘妈妈好’是我期待的最珍贵的节日礼物。”陕西省周至县聋哑学校校长史金凤是115名聋哑孩子的 “校长妈妈”,母亲节在即,她最希望得到的礼物是语训班的孩子出声向她说一声“妈妈好”。

  一发不可收

  1991年冬天,当已有一儿一女的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百果园村村医史金凤救助一名被遗弃的聋哑儿时,她万万没想到,以后自己不仅成了这个孩子的妈妈,还办起了一所聋哑学校,成了上百名聋哑儿的妈妈。

  史金凤给自己救助的孩子取名庞小明,希望他聪明伶俐、健康成长。随后的8年里,史金凤多方求医想给孩子恢复听力,效果甚微。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到了入学年龄,为了给他以后独立生活打好基础,史金凤请了家庭教师,又从邻村找了另外三个同样需要教育的聋哑儿童,1999年9月1日,4名聋哑儿童在史金凤家“上学”了。

  不久,史金凤在周至县残联的帮助下,又收了8名学生,此后一发不可收。聋哑学校每学期招一个班十几名学生,报名者却多达50多人。现在学校已有115名学生,7名手语班老师,2名语训班老师,3名保育员和1名体育老师。

  办学费用由史金凤个人筹集,加上聋哑孩子的家庭都不富裕,常常交不上学费,学校设备、资金短缺。为了能留住他们,史金凤给孩子们减免学费,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办学,还把十几亩猕猴桃园的收入搭进去。

  不叫“校长”叫“妈妈”

  办学条件简陋不是史金凤最担心的事情,让聋哑孩子发出声音是她感到最困难的。教育聋哑儿童和教育正常孩子的区别很大,对刚入学的孩子,老师们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引导他们。让学生按住老师的声带,感觉震动,把孩子的手靠近发音的嘴唇让他们感觉气流通过嘴唇发出浊音。每当孩子发出一声简单的“啊”,史金凤和其他老师都要高兴好一阵。

  8岁的焦哲是史金凤比较喜欢的孩子,他2004年到聋哑学校,虽然错过了最佳语训期,但是进步非常快。

  焦哲到学校之前很少与人交流,在学校表现异常内向。他从不与同学说话,老师单独授课的时候也不敢看老师。这让史金凤非常焦急:“他不看老师的嘴形怎么能学会呢,老师把他的手放到自己的喉咙上,他却哭个不停。我想总把孩子惹哭也不行,得让他和我们熟悉起来。”于是,史金凤带着焦哲出去,给他买糖开小灶。慢慢地焦哲和校长妈妈熟悉了,并开始接受语训。

  2005年冬天的一场雪后,史金凤滑倒在校门口。孩子们纷纷上前扶她。看到史金凤半天起不来,焦哲伤心地哭了,他怕这个对他好的“妈妈”再也起不来了。当天夜里,他一个人溜到史金凤的房间去摸她的膝盖,看她的腿是不是真的好了。这让史金凤非常感动。“孩子们那么懂事,我就是再苦再累也不觉得了。”史金凤说。

  在聋哑学校,孩子们亲切地称史金凤为“妈妈”,每一声“妈妈好”都是对史金凤热心办学最好的回报。史金凤说,每天早上上操的时间,她往院子一站,孩子们这个说“妈妈好”,那个说“妈妈辛苦了”。她听见这些话,觉得付出多少都值了,因为别人没有的东西她有,那就是115个孩子喊她“好妈妈”。

  母亲节就要到了,记者问她最想得到什么礼物,她想也没想就说语训班的孩子能出声叫“妈妈好”。

  史金凤相信,进入聋哑学校的孩子,只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终究会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她的学校逐渐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家长普遍反映,孩子上学之后“比以前听话了”,能发一点音,也能写简单的字了。

  史金凤办学在受到当地群众肯定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西安市教育部门的认可。2005年,学校被评为西安市特殊教育优秀学校。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