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5版:运动·珠峰行动
3  4  
PDF 版
· 五云缤纷 热聚家乡父老
· 登山狂人才六岁
· 情侣共走五云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五云缤纷 热聚家乡父老
  登顶,是前天的主题词:喜悦,是千余人共同的心情。

  前天,5月14日,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杭州五云山,浙江人骄傲地站在山顶!我们来了,在8844米的高度,从此写下了浙江人的名字;我们来了,在5月的五云山,千名读者共同攀登,形成最缤纷的登山画面。

  老爸和儿同登顶

  前天的五云山,迎来了千名快乐的登山者。对千名晚报读者来说,登山可能已经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但当天的攀登却与以往不同——他们要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晚报珠峰登山队队员陈思齐一起冲顶。

  在千名读者组成的登山大部队里,有一位特殊成员:戴着眼镜、头发花白、样子斯斯文文的他,是前方登山队员陈思齐的父亲。

  陈爸爸住在杭州大塘新村,前天一大早,陈爸爸就到了登山的集合地九溪。“我是骑自行车过来的,从家到这里,花了48分钟。”把花在路上的时间记得如此准确,陈爸爸很有点户外专业人士的感觉。

  陈爸爸今年已经72岁,退休前是杭州汽车发动机厂的一名技术人员,年轻时也是一名狂热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我的心愿就是走遍祖国的名山,那时去黄山、庐山,我都是自己骑自行车过去的。西湖群山,很多年前我早已登遍了。”讲起当年勇事,陈爸爸很是骄傲。“我的老家在湖州,陈思齐还小的时候,我经常骑车带他回老家,七八十公里,带着他要骑上半天。”看来,“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还一点不差,闲不住的登山奇人陈思齐一定是继承了老爸的性格了。

  陈爸爸很腼腆,也不善言谈,但讲到儿子爸爸还是有说不完的话。“他登山我是完全支持的,但这次去登珠峰我多少还是担心的,现在他已经到了8000多米,就越发危险了……五云山我20年前来的时候是为了看风景,今天是来给儿子加油的。”陈爸爸还告诉我们,在陈思齐出征前,他曾和自己有过约定:“我当时说,‘你去登世界之巅,那我就去登浙江最高峰黄茅尖’,儿子就对我说,等他从珠峰回来,他陪我一起去登。”

  前天上午9点,体质不错的陈爸爸轻松地登上了山顶。“我能行,儿子也一定能行。”中午,当记者确知陈思齐在上午10点50分率先成功登顶的消息,并电话告之陈爸爸时,电话那头的陈爸爸兴奋地大呼起来:“我就知道他行的!我在9点登顶,他在10点50分登顶,我们在同一天成功登顶了!”

  

  百名领队快意行

  前天,千名晚报读者呼应前方冲顶的登山活动声势浩大,而杭州市登山协会派出的百名领队阵容也颇为壮观。他们当中,很多已经是登山爱好者的老朋友了。

  1000名读者,20支登山队,每支队伍配备了5名领队。“这相当于1个人要看好10个人,那么多人一同上山,这个任务还是很艰巨的。”杭州市登山协会秘书长邹捷告诉我们,这次活动,他们挑选的都是各支登山队里较有经验的人来做领队,“很多人的登龄都超过10年了,五云山这条线路很多人来过几十次了。”

  前天的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是8点,不过有的领队6点不到就到了集合地点,而活动结束后,最晚离开山顶的人也是他们。老领队老周很激动地说:“这个活动我们该来尽点义务的,我们也是山友,到不了世界最高峰,我们带着大家快乐安全地登山也不错。”

  一路上,领队们的快乐情绪感染着大家,人们被他们带动着,克服困难,最终享受到站在山顶的无穷乐趣。

  今年57岁的冯渭娟和74岁的包雪凤就是其中的两名领队,扛着 “珠峰大旗”,他们仍然走得很轻快。冯渭娟告诉我们,他们都是最早一批杭州下城登山队的队员,坚持登山已经5个年头。一路上看着我们跟得气喘吁吁,冯渭娟不忘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加油啊,不要老是被我们老太婆超过啊。”

  带着读者们顺利到达了山顶,领队们还在继续自己的工作,一边招呼着大家签名、抽奖,一边为大家拍照留念。领队老周开心地说:“陈思齐上珠峰也是需要高山协作的,我们带着大家上五云山,性质就跟协作差不多,大家五云山登顶成功,我们也很快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