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每日新闻·城事
3  4  
PDF 版
· 治水20年
· 运河开心辞典
· 昨日答案和获奖读者名单
· 国家文物局长坦言运河保护6大问题
· 塔影深处听桨声
· 山陕会馆: 见证繁华的商贾闹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塔影深处听桨声
本报记者亲睹运河四大名塔保护现状 本报特派记者 韩兢 余雯雯
  杭州的六和塔、扬州的文峰塔、临清的舍利塔,还有通州的燃灯塔,并称为“运河四大名塔”。在京杭运河漕运商旅熙熙之时,不少人通过看塔就知道船到何处。一座塔影就像一块竖在醒目处的无声路牌。

  本报记者随运河考察团一路下来,已经走过了通州和临清,见到了燃灯塔与舍利塔,加上曾经采访过的文峰塔,而六和塔就在身边,因此对四大名塔的保护现状有个亲身感受。

  ■通州燃灯塔:

  看见塔就知道到岸了

  燃灯塔,是运河北端的标志。当年,几十里外,运河船夫就能看见灯塔,看见灯塔他们就知道到岸了。

  走近燃灯佛舍利塔,你才感觉到它的沉稳和挺拔。灯塔高36米,一共有13层,呈八角形。塔是个实心塔,整个塔身上挂着2248枚风钟,每枚风钟上镌刻着捐献者的名字。想像着2248人在为灯塔祈福,为运河祈福。塔身上,还寄生着一棵榆树。为了保护塔的安全,榆树被硬生生和塔分离了。

  燃灯塔创建在北周,后来不断重修。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塔也受波及,1987年重修。

  ■临清舍利塔:

  在塔里感受光明

  在启程时,著名文保专家罗哲文先生曾对记者说,运河上的塔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在重要的港口和码头城市才会有,比如燃灯塔;另一个是作为朝拜的地方,以前百姓在上路之前需要祭拜一下佛。舍利宝塔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舍利宝塔是震慑人心的,它高耸入云的气势压倒了一切。车子一拐弯,一看见宝塔,我就举起了相机不停地拍。它耸立得很干脆,不像燃灯塔那样,周围还有很多文庙陪伴。这里,就这么一座塔,有点孤单,但带着傲气。

  舍利宝塔是在万历三十九年重修的。宝塔是一个石塔,呈八角形,有9层高,周长39米。很多专家还没有听完介绍,就冲上了宝塔。宝塔内空间非常狭小,道很窄,一不留神,很容易踩滑。古塔楼梯上也没有安装窗户,所以走完一层,进入塔中时,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塔室里有八面墙都有门,透过这些门你可以直接望见塔底的风景。每层塔都有石刻,记载着建塔的宗旨,筹资的事情。

  到了塔里,我才特别感受到了光明二字的意义。黑黑的塔内采光也完全复古。在狭小的甬道式楼梯墙壁上,打开一个小口,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外延伸,通往光明。而塔室内的窗户都是镂空雕花的,阳光几乎可以毫无遮拦地洒入。塔里有一根通天柱,用的还是极好的木材。不过依稀可见许多印记,有许多人的签名和刀刻。看来舍利宝塔也难逃现代人的“摧残”啊。陪同人员说,他们已经采取了措施。

  ■扬州文峰塔:

  期待周边拆迁保护

  扬州文峰塔就矗立在古运河边,无论是从南京进入扬州,还是镇江经过瓜州沿着古运河进入扬州,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文峰塔。归乡心切的扬州人,看到文峰塔之后,才切实地感觉到自己回到了故乡。

  文峰塔建造于明万历10年(1582年),为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共七层。清康熙7年(1668年)的大地震,塔顶损坏,第二年再次修建。此塔先后经历四次大修。

  文峰塔的周围,原来叫做三湾子,是隋唐时期由古运河到长江的必经之地。据说鉴真在第二、四、六次渡海的时候,是从这里出发的。

  三湾子现在名叫文峰路,扬农集团高大的发电机组就矗立在文峰塔对面。古今文明形成鲜明对照。文峰塔附近是一片民居房,年代久远,高低错落,拆了一半的民房露出断壁残垣,周围环境与宝塔不甚协调。在已经停止运作的拆迁指挥部里,记者遇到了淮安人小张,他们一大家人就住在指挥部。小张说,他们几家亲戚凑了二十万元,买下了这几套本该要拆的房子。据了解,由于资金问题,文峰塔一带的拆迁已经停滞,只剩宝塔刺向青天锷未残。

  ■杭州六和塔:

  屹立于青山秀水之间

  在杭州市区南月轮山上的六和塔是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吴越王钱弘俶为镇江潮而建。现存砖构塔身系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重建,塔刹系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遗物,外部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如今六和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杭州市旅游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杭州六和塔的“日子”过得可要比前三座古塔“舒服”很多。首先其环境优美,坐落于绿树成阴的月轮山上,少了城市尘土的侵扰。其次,多少年来杭州的园文部门一直注重游客参观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协调,用门票的方式适当控制登塔的人数。再次,杭州六和塔做足了旅游文章,近年新建了“中华古塔博览苑”、 六和茗轩、六和钟声、六和塔苑等系列项目,使六和塔走上了良性循环的文物保护路子。

  如今,元代的塔心依然保护完好,须弥座上砖雕神人、飞天、花卉、鸟兽等图案清晰。清代的塔檐依旧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