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作为浙江省红十字会救灾医疗队的成员,到舟山市桃花岛镇乌石子村进行义诊。经过大约4个多小时的颠簸,两次的汽车和轮船的交替,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这是一个小岛,原来人口1500人左右,但现在常驻人口只有约100人,几乎全部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医疗队的到来,对这个小岛来说绝对是件大事情。一到村里,医疗队成员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村里的广播播放着一些大约10年前的流行歌曲。医疗场所设在村委的办公室,5张桌子和几条凳子是村民们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大多村民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还有些人从30里外的邻村赶过来。
尽管有思想准备,但还是吃惊:整个村子居然没有一个医生。赶紧设摊开工,拿出听诊器、心电图机、B超仪、身边早已经围了一大群村民了。从早上到下午,中间连喝口水的机会都没有。村民看病检查的结果,有头痛的,有高血压的,有心脏病的,有糖尿病的,还有胆囊、肾脏结石的,大多是些慢性疾病,但都没有药物治疗。随行的乡镇干部说,很多村民大约是10多年连穿白衣服的医生也没看到过,更别说是看病,体检了。
下午,医疗队要走了,淳朴的村民们围着医疗车,久久不愿散去。在我能听懂的村民的言语中,说的最多的就是两个字:“谢谢”。
谢谢,我们平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可这一声谢谢,好沉重啊 ,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陈氏处方:谁挪动了巨额医疗资源
我所在的医院,是省城一家大医院,医疗条件可谓全省屈指可数。旁边大大小小医院有近10家,而许多农村呢?医疗条件之差,已经出乎我们的想象了。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而且,有限的医疗资源又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而集中在大城市的80%的医疗资源中,又有30%集中在大医院。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突出表现就是“三重三轻”:重大城市轻小城市,重城市轻农村,重医保轻自费。
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小病医不起、大病医不活”,这在我国一些农村曾经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现象,也是农民们对农村卫生所的描述。这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博客名片
陈作兵 浙江省红十字会救灾医疗队副队长、浙医一院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急诊中心副主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