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解读文学情感与传媒沃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解读文学情感与传媒沃壤
——20日,本报文艺版将与中国作家展开对话
  本报讯 文学与报刊这一个世纪以来曾有怎样的联姻?文学与副刊在未来又能产生怎样的新撞碰、新产品?有多少文学爱好者的热情从本报副刊——“晚潮”上得以释放?有多少文学新星从“晚潮”的沃土上脱颖而出?有多少焦灼的心灵因“晚潮”的美文而受到抚慰?

  5月20日,作为纪念《钱江晚报》创刊20周年大型人文行动之一,21位国内的知名作家将在西湖边,展开一场“文学与副刊”的对话,由探讨文学和副刊的互动关系开始,延伸至文化与文艺报道、文艺副刊的前景等。对话的另一方除了本报文艺版采编人员,还有就是你——“晚潮”版的作者和读者们。这也是第四届浙江省作家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只要你给晚潮写过稿或者读过晚潮,你就有机会面对这些文化精英们。快来报名吧,我们的热线电话是85310166,让我们将文学、副刊和报道的话题进行到底。

  “晚潮”:

  坚持20年的

  文学潮汐

  从《钱江晚报》诞生的第一天,被冠之以“晚潮”的副刊就如一阵阵温柔而感性的文学潮汐,抚慰着读者的心灵沙滩。文学副刊写作和阅读的双重需要难分彼此,成为“晚潮”的两个美丽枝丫。“坚持20年的文学冲浪,钱江晚报的‘晚潮’已经成了一个品牌,一棵充满灵气的常青树,成为读者的文学阵地和心灵休憩的家园。”一位名叫汪恒的“晚潮”作者如此评价。

  文学,在这里揭去了高贵而神秘的标签,“晚潮”成了普及文学的沃土,文学爱好者的文学出发地。作家王旭烽第一篇重要获奖作品《我是你的女儿子》就是发表在本报“晚潮”上。这是一种文学的启蒙,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思考,情感的释放,思想的传递,它负载着太多升华精神的功能。20年来,每天数百篇涌向编辑部的稿件流从未停止,从中可见“晚潮”在读者中的影响力和受欢迎度。

  当社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当文学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很多大报、小报纷纷把副刊版面“砍”掉了;或者,把文学副刊改成了娱乐性的副刊。而20年的漫长岁月中,钱江晚报的“晚潮”版却涛声依旧,初衷不改,坚持着自己的文学理想。

  为什么对读者来说“晚潮”不可或缺,在忙碌的生活中需要这样一种诗意的表达?“我们需要这样一块练笔和倾诉的家园。在这里,表达的欲望超过了发表本身。”

  文学是美,是一种对朴素生活的升华,是一种抽象。当本报编辑们选取一位读者的文章,就是将他的生活在这里放大,在他个体的精神生活中,必然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身影和声音。编辑们用最真诚的态度来阅读每一篇来稿——那些最真诚、最不经雕琢、不事装饰的声音。这是最纯粹的,来自民间和草根的活泼生活和他们的向往。

  “‘晚潮’的调子是贴近民众,但不琐碎,在生活的调子里努力寻求一种大气和文雅的调和。在这里,看不见囿于私人情感的无病呻吟,而只有由个体升华后带有普遍性的精神追

  求。”著名作家萧乾曾经这样评价:“《钱江晚报》的副刊是全国最好的副刊之一。”王旭烽说:“晚潮很具有文学性,经常能看到一些成名作家的文章,总体质量是很可观的。”确实,在晚潮的作者名单上几乎囊括了国内名家,夏衍、汪曾祺、萧乾、莫言、苏童、贾平凹、叶兆言、王安忆、陈村、刘心武、李国文……他们以自己的作品表达对“晚潮”的肯定。

  对话:

  文学与副刊的

  迷人关系

  报纸副刊,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文学有不解之缘。清末韩子云的《海上花列传》、李伯元的《官场现行记》和吴妍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是在报刊上随写随登的急就章,也开了中国报纸连载小说的先河。文学大家们也都是从副刊出发向文学进军,比如鲁迅、张恨水、茅盾、巴金甚至到现代的金庸、古龙,他们的小说都是在报纸副刊上与读者见面的。

  文学与副刊是如此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如何地可圈可点呢?5月20日,21位在中国文坛上的著名身影将出现在西湖边,出现在清幽雅致的“江南文学会馆”中,等待他们的正是关于“文学与副刊”的对话。那些”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作家们集体亮相了: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张健、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汤恒、电视连续剧《孽债》的作者叶辛、电视剧《长征》编剧王朝柱、《突出重围》作者柳建伟、《天下无贼》原创赵本夫、《落泪是金》作者何建明、《西藏,系在皮绳口上的魂》作者扎西达娃、全国优秀诗歌奖得主李发模,电视连续剧《暗算》作者麦家、《烈火金刚》编导江浩、《红汞》、《双驴记》作者王松……

  这些名家们不仅大多都有在报纸副刊上写作的经历,还有不少就是以副刊为文学的出发地,由此而受到激发,而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在文学和副刊的互动关系中,还存在着许多迷人的峡谷值得我们去探索。比如,副刊的文学性与新闻性的比例?文学停栖在副刊的芳草地上,增加和减少了哪些的特质?副刊的文学私人性究竟有多大?文学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副刊反映的社会现实有何异同?随着思考的深入,话题还将延伸至文化与文娱报道、副刊的前景等。

  最保守估计,以每天百篇来稿计算,20年的岁月里,晚潮如一只文学巨蚌,已经吸纳了近百万篇来稿。在这些稿件的作者中,很多是文学爱好者,很多人还由此走上了文学道路。

  读者们,请拨打85310166,与心中神圣的文学比翼齐飞,与久仰大名的作家们面对面,把这个关于文学、副刊和报道的话题引向深入。

  ■撰文 本报记者 陈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