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的29位本科生日前相继登上了讲台,讲述他们业余科研的最新发现,老师们暂时休息当起了听众。
宁昭军与她的队友追踪了“干酪”这种在国内被人们所误解的食品的产生的历史、它的营养价值,并从食品加工工艺的角度,提出了制作生产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风味干酪方法与技巧。大一的陈莹初生牛犊,与2位同学一起,对“气调贮藏与保鲜”这一新兴的食品保鲜方法作了剖析。根据自己在实验中得出的数据,提出了气调贮藏可能带来的丰厚经济效益,目前正抓紧设计面向农村的小型气调库建设模型。
该校食品学院副院长邓少平教授说,近几年来,学院把科技创新活动放在学风建设的高度上,每年提供一定的支持,规定每位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必须担任导师,鼓励学生开展科技活动。这样,高年级带动低年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学生专业研究兴趣,学生作品不仅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频频获奖,“电子舌的设计”等多项研究成果还逐步走向生产。
本报通讯员 陈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