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沿江重镇宜昌天气阴热潮湿,整个城市被浓雾笼罩着,一辆辆三峡工程专用车不断呼啸而过,“为三峡工程奉献青春”之类的标语不断映入眼帘……
三峡大坝离宜昌城区约有40公里,除了工程车和经过特殊允许进入的车辆之外,其他车一律不得进入三峡工地。在宜昌市同行的帮助下,我坐上了《三峡晚报》的采访车,一路朝心仪已久的大坝进发。
我们走的路是三峡工程专用车道,车道平整笔直,在层峦叠嶂和滚滚长江间一路延伸。《三峡晚报》主跑三峡工程线的记者赵婷婷告诉我,为了让三峡工程更快更好地修好,当初设计专用道路时,花了很大的代价。“基本上是逢山打洞,遇江搭桥,三峡专用道是宜昌市最好的道路之一。”
车子行驶40分钟后,巨龙一般的三峡大坝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无法用文字来形容高185米、宽32.8米、长2309米大坝如何的雄伟,那时那刻,我只是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人类智慧的博大。有人形象地形容过三峡大坝的雄壮:如果把大坝所用的混凝土修筑一条水泥路,可以从广州一直铺到北京。
大坝是向游人有限制地开放着,尽管票价高达120元,但依旧是游客如云。来自湖北荆州的张义老先生一脸兴奋:“我活了70年,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工程,不简单啊不简单,荆州以前年年发洪水,这么大的坝把水拦住,荆州再也不会担心洪水了,江汉平原也成了真正的鱼米之乡了。”
坐上三峡大坝的专用游车,我终于来到了坝顶:大坝就是一道分水岭,一边是平静壮阔的高水位平湖,浩淼无边,波澜不惊;一边是水流湍急的低水位水龙,滔滔长江,一路向下。导游告诉我,因为长江还没有过枯水期,大坝内的水位没有到蓄水位,我们无法看到泄洪的壮观场面。尽管无法亲睹,但如此高的水位落差可以想见泄洪时飞流直下、水雾漫天的情景。
下了大坝,我乘坐三峡工程施工车辆来到了大坝一侧的地下电站。据工程人员介绍,地下主厂房最大高度约80.24米,全长311.30米,内置 6台单机容量700千瓦的发电机组,该电站预计在2008年建成后,发电量等同与1.5个葛洲坝的发电量。
在建的地下电站目前还在挖洞爆破,但地下电站的厂房已经初步形成。在没有进地下电站时,温度有近30度,穿着单衣不觉得凉,但进入地下电站后,一阵寒意顿时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施工人员告诉我,洞内外的温差有10度左右。洞内,一台台机车轰鸣作业,以致于我们必须喊着交谈,即便这样,也要凑到对方耳朵边。
34岁的余大山穿梭在洞内检查着工程进展情况,他是这个工程的技术专家,长时间在洞内工作,少见阳光的他面色显得有些苍白。让我感到亲切的是,他居然在浙江做过7年的水电工程。
“我在湖州安吉天荒坪电站工作过,我非常喜欢浙江,喜欢西湖,那里有我的好朋友,每年我都会去浙江走走。”余大山谈起浙江显得饶有兴趣。
“我现在工作的电站只是三峡工程主发电站之一,作为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之一,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建设这样一个能载入史册的工程,我这辈子都满足了。”余大山没有很多的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匆匆聊了几句后,马上投身到热火朝天的工地中去了。
返回宜昌城区的时候已是华灯初放,城里的老百姓享受着繁华与惬意,而那些在工地工作的建设者依旧为我们的明天锻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