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城事
3  4  
PDF 版
· 氤氲吴韵 美哉运河
· 杭汽发将搬离运河
· 《杭州运河丛书》问世
· 145年前的溜冰少年
· 小巷深处闻雅韵
· 江南运河点睛之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小巷深处闻雅韵
  夜色阑珊时,小巷里渐渐闪亮起迷人的灯火,夜幕下的小巷愈发显得恬静和柔美,评弹声声仿佛是姑苏城的脉络里低低流淌着的一曲委婉的古典韵律,不知不觉已醉人。

  400多年前,苏州评弹出生在古城最幽静的地方——小巷深处的茶馆里。这门古老的说唱艺术,被人们称为“江南雅韵”。

  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去虎丘,等于没到苏州。其实,到苏州不听听评弹,不到小巷听听吴韵雅韵,也等于没到苏州。

  昨天下午,记者在苏州坐水上巴士绕城游的心愿未了(那天乘客寥寥,偏偏水城客运巴士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要凑满10人才能开船)。于是,记者干脆“小巷深处寻吴韵”去也。

  在热闹的观前街下车,拐进大儒巷,听听这个巷名就知道来头不小。径直走了三四百米路,过了一座石桥,回头一看,桥名“积庆桥”。小巷里的老书迷挺多,广播年代估计都是和“空中书场”相伴到黄昏的。一打听,我要找的“苏州评弹博物馆”就在不远的中张家巷3号。

  中张家巷3号原是一家姓沈的大户人家的老宅,现在改成了评弹博物馆。博物馆外,一组3人雕塑栩栩如生:一个黄包车夫正拉来一位说书先生,迎来送往的门倌就恭迎在门口。

  还真是来巧了,我赶上了每天一场的评弹。这天演的是一出《龙凤璧》,请来了上海评弹团的外援。票价挺便宜,4元一张票,还管一杯茶水。还未开场,心切的老城书迷就鱼贯而入,把100多座位的场子几乎占满了。

  书场既是茶室,演出后还原成博物馆供人参观。台上,说书先生正说得投入,依稀相通的吴地方言,让记者听出这是一出苦情戏,情节大致是官人夫妇还乡途中遇匪,双双流散,最终庵堂相会。

  说书先生一袭长衫,或说或弹,女搭档配合默契,唱到恢谐处,台下一片笑声。有的老书迷是来泡一个下午的,他们品着香茗,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苏州评弹。尘世的喧嚣似乎被放在了一边。

  那浸透着运河灵秀的吴侬软语,颇能感受到家常的温馨。让人顿觉如在闲庭信步,心境自然会悠然自得起来。就像在秋色清朗中走入宝带桥畔的明月夜,去听小横笛的浅唱低吟;也仿佛登上了姑苏城外夕照下的枫桥,闻听寒山寺悠悠的钟声;更像是在万籁俱寂的虎丘月下,伴着徐徐长风,听长者讲述着才子唐伯虎的故事。

  本报特约记者 王梦忻 本报记者 潘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