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每日新闻·文娱
3  4  
PDF 版
· 通向文学, 副刊仍是一座桥梁
· 20年晚潮情 情深不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5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0年晚潮情 情深不减
  本报讯 自有《钱江晚报》的那一天起,“晚潮”就是文学青年寄寓梦想的园地,记载着普通人在历史大潮中的命运。20年历程中一代一代晚潮作者有的还在坚守,有的已在别的领域事业有成。在昨天“文学与副刊”研讨会上,“晚潮”创办20年来各时期的作者也来到现场,与全国作家交流副刊的过去和未来。

  20年前“晚潮”面世时,传统的报纸副刊还以“严肃散文”为主。“晚潮”从出生那天起,打破这个门槛以平易近人的姿态接近普通读者,让普通人以文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当时就像今天的网络平台,激发了普通人的创作欲望。在“晚潮”一代代作者中,有自己办公司的,有金融业工作人员,有公务员,还有工厂里的普通工人,当然少不了我们的文学大家。夏衍《我与“茶圣”》、汪曾祺《旅食享华春》、林斤澜《除夕灯影》、莫言《声音给我快乐》、新凤霞《义父齐白石》……都是读者咀嚼再三的作品。“晚潮”子栏目“广角”中的一篇文章,讲述两个家庭在产院换错了孩子的故事,后来被拍成电影《洛河镇兄弟》在埃及电影节获奖。

  ■“晚潮”作者:

  祝愉勤:15年后,还有人记得我在“晚潮”上写的文章

  祝愉勤是“晚潮”的第一代写手,她说自己如今已经从“文学青年”变成“文学中年”。身份也从当初爱爬格子的小护士变成了拥有一家服装公司、一家美容连锁机构和茶馆的商业精英。

  “1986年发表第一篇散文时,我还是一家医院的小护士。因为在医院接触了许多生和死,有无限感触倾诉。我写下来发给‘晚潮’,从此结下了缘分。后来我到报社实习,后来开始经商,再后来,就是前两个月,我到空军疗养院看病,突然一位医生问我,‘《红莓花儿开》是不是你写的?’……那一瞬间我太吃惊了,居然还有人记得我写过的文章。我回家翻了翻,这篇文章还是1991年写的,15年了还有人记得,记得这篇文章,这个作者。我立刻打电话给‘晚潮’的编辑,太感动了。文学给人的幸福也许就在这里了。”

  祝愉勤的这篇《红莓花儿开》,写的是她医院同事的一个感情故事:一位小护士爱上了主治医生,但羞于表白,以自学为名向医生借了一本书,还书时在书中夹了一张亲手抄写的电影《红莓花儿开》的歌词纸片以表达爱意。可是阴差阳错医生没有再去翻那本医学书……这篇散文当时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这种含蓄的感情和表白也许今天的年轻人不明白,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还记着。

  王志强:副刊是最体现个人风格的地方

  尽管作家们说,今天的副刊已被娱乐新闻挤压得岌岌可危,在王志强眼里,副刊依然是文学青年通往作家之路的桥梁。他本人从多年前一位文学青年,一位“晚潮”作者起步,目前已经出版了金融长篇小说《银界》,第二部《银色家族》正在创作中。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晚潮’投稿,在体育场路上浙报大院,那时报社的楼还没这么高。我拿了一篇稿子直接给‘晚潮’编辑,开始了我的文学之路。我现在还坚持认为副刊里有许多精品,每个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心态都不一样,这些都体现在副刊文字里。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副刊似乎很危险了。但它依然有其魅力。比如人们喜欢的体育新闻,看电视直播或上网看一下结果就知道了。但第二天还是会去看报纸上的体育新闻,因为每个编辑、记者和特约撰稿人的视角风格不一样,带有很强的个性色彩吸引人去读。副刊尤其以这种风格取胜。所以今天讨论作家和文学青年如何用好副刊这个平台也许更有现实意义。”

  陈博君:认同“晚潮”的以稿取胜原则

  陈博君是“晚潮”特别文档的作者,现在还一直给“晚潮”写稿。一位“晚潮”资深编辑说,这个版面所改变的不仅是报纸的副刊版面,某种意义上,它还改变了一些与它有关的人的人生道路,改变了人的命运和生活方式。陈博君的生活也因“晚潮”而丰富多彩。

  “我是一个公务员,生活应该比较平静和安耽。但在写特别文档时,常感受到另一种人生况味。我写过出租车司机、写过开裁缝店的女工……我接触到各种社会底层的人,关注他们的生活、情感,然后通过文字让自己的一些感觉得到释放。我很认同‘晚潮’编辑赵力行先生的发言,副刊的生命力在于以稿取胜,而不是以人取稿。我写特别文档四年,发了大约10万多字,但从来没和编辑见过面,今天第一次见到。维持这样的选稿标准,也许是副刊才能长久生存的道理。”                

  本报记者 王玲瑛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