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人文
3  4  
PDF 版
· 上海国际电影节参赛片浮出水面
· 谢鑫、吴文喆告别彩铃大赛
· 浙江作家办画展景象万千
· 水边唱起了百年老田歌
· 新疆“姐妹花”组合行情看涨
· 找汪涵那样的主持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水边唱起了百年老田歌
  本报讯 “五月棉花四瓣头,塔花阿姐勿对头,十只指头烂到九只肿,寄信叫我情郎哥哥打把纯钢快刀小锄头……”这不是各类电影中流传的黄土高原上那火辣辣的民歌,它属于浙江水乡嘉善一带,人们称为“田歌”。昨天下午,2006浙江丁栅·嘉善田歌节在浙北丁栅镇开幕。嘉善仅有的几位田歌手在水边、田边又一次唱起已沉默多时的田歌。

  位于江、浙、沪三地交汇处的丁栅镇,是嘉善田歌最早的发源地,会唱田歌的农民比较多。有一对姐妹,更是大家一致公认的田歌手,姐姐叫顾友珍,今年70岁,妹妹顾秀珍,也有68岁了。昨天这两姐妹也到了田歌节现场,在白渔荡水边唱起了田歌里最著名的《五姑娘》。

  从13岁就开始唱田歌的顾友珍老人回忆,小时唱田歌,这边起一个头,那边是一呼百应,大伙比谁的声音好听,谁的词巧。她当年是公认唱得比较好的。如今会唱田歌的人越来越少,据说全县也仅存50多名田歌手。所以她一年也难得唱上一回了。

  去年,嘉善田歌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进入浙江省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拟定项目名单。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田歌”,作为文化遗产,目前所能找到的资料只是清一色的现代“田歌”。最早仅能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无论从歌词,还是曲调上看,并不能反映田歌全貌。田歌的百年历史,到哪里去了?今天再不保存,只怕后人依然会如此发问。

  为了使田歌这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丁栅镇正在整理田歌歌词、声腔等资料,同时也开始培养中青年田歌手。随着当地旅游文化的开发,田歌正在苏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6国际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时,参赛佳丽还专程到丁栅镇学唱田歌。

  记者离开时,田边有幼儿园老师带着小朋友也在唱田歌,传到她们这一代,田歌已不再只用方言演唱,她们改了普通话,对声腔要求也没那么高,这样也许能给田歌走出了博物馆式保存的结局。 本报记者 王玲瑛 摄影 孙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