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高校与地方优势互补,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昨天下午,浙江大学与湖州市正式签署协议,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现场进行了浙大与湖州市的38个合作项目的签约,其中既有企业项目,又有政府职能部门项目;既有共建研发中心的项目,又有共建加工示范基地的项目;既有单学科的对接,也有跨学科的对接。
农民获得高科技的实惠
在签约现场,湖州中味酿造公司与浙大签订了“黄樱椒品种提纯和复壮技术”项目,延续了其知名产品“黄樱椒”的技术支撑。公司董事长陈卫忠告诉记者,黄樱椒辣度是普通红辣椒的10倍,维生素含量是普通红辣椒的12倍,市场前景非常好。现在,“黄樱椒”种植基地3500亩,每年以保护价收购,使5000多户农民因此致富。
农民兄弟有了教授朋友
地处湖州泗安镇仙山脚下的浙大生命科学院教学科研基地是2003年浙大生命科学院与湖州长兴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立的。目前,基地已经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面积500亩,栽培各种苗木、花卉100万余株,其中拥有美国红叶石楠、桫椤、红豆杉、竹柏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生命科学院教授石锋介绍,当地柴山上有很多祖祖辈辈砍柴留下的紫薇、白花继木,年代久远,造型特别。石教授探索通过高位嫁接濒危的同科观赏花木,产生了很大的附加值。在紫薇木桩上嫁接园艺化很高的日本紫薇,曾经在北方市场上卖到7万元。石教授组织人员免费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利用当地木桩嫁接致富,当地农民非常欢迎。大学教授成了农民的好朋友。
发挥校地两方优势
据了解,近两年间,浙江大学服务地方的模式已从单一教授对单一项目发展到学校、学院与地方建立全面合作,形成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载体,以互惠互利为目标的合作机制。在与地方合作中,为浙江省“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内容占了相当的比重。2005年,仅浙大农学院一个学院,与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丽水、绍兴等地市合作启动的项目就有30个。这次校地合作,是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建立的第一个以推进农村全面建设为目标的校地合作示范区,它将依托高校科技人才优势,校地优势互补,合力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机制。 本报见习记者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