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美国艺评家Jonathan Napack和Charmain Picard日前在伦敦《艺术新闻报》上撰文警告说,日益蹿红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已经出现了泡沫的危险。
报道指出,上个月纽约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的拍卖,竞价异常激烈,最终成交总额超过最高预期50%以上。虽然拍品里有日本和韩国的艺术家的作品,然而焦点是中国绘画,它是当代艺术市场里增长速度最快的部分。拍卖带来了1320万美金的成交额,远远高于预计的800万美金,20位艺术家作品的成交价格打破了纪录。
拍卖现场许多中国来的藏家,有不少人是第一次在苏富比露面,虽然在现场还是纽约的画商占了多数。一位居住在新加坡的华裔买家不可思议地以97.92万美金击败了其他11名竞买者,拍得了当天的最高拍品:张晓刚1998年创作的“大家庭”系列作品中的《同志120号》。这一价格是预期价格35万元的两倍多。
另外两幅张晓刚的小幅肖像画也被人追捧。张晓刚“大家庭”系列中的《同志4号》(黄色),被人以41.9万美金通过电话购得。张晓刚2004年创作的《女海员》以48.64万美金的价格被纽约一名画商购得,超过预期价格四倍。
岳敏君创作于1998年的《狮子》,描绘了五个咧嘴大笑的人趴在大理石基座上,最终以56.48万美元卖给了一位匿名的买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古玩的Michael Goedhuis,最近也进入了当代艺术市场,他以40.8万美金购得徐冰2001年创作的《会飞的鸟》,刷新了徐冰的拍卖最高纪录。
一周后,苏富比在香港举行了第三场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同样取得佳绩:总成交额达1.32亿港币。而且,由于有更多亚洲买家的加入,竞拍更加激烈。许多顶尖的拍品都创出天价,常玉的《花中君子》(如图)——虽然该艺术家在国际收藏界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但印尼华裔藏家与中国台湾的藏家却对他的作品青睐。最终,该作品以2812万港元被一位亚洲藏家获得。此举不但创造了画家本人新的拍卖纪录,也刷新了中国油画最高拍卖纪录。
上海一位画商称:“好画越来越难找了,许多海外的买家手中都有长长的一个购买清单,但是走的时候却两手空空。”许多人相信好画都被囤积了起来,以期价格上涨。大家购买时似乎已不需要选择,只要作品上有大艺术家的签名,价格肯定会比预期的高好几倍。苏富比的一位负责人说:“情况就像1980年的日本,人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在买什么。”一名香港的博物馆员称:“许多作品在保存上出了问题。去年有一幅岳敏君的画破成了几块,买家们应当好好查查这些画。”
一个严峻的问题是这些拍卖并不是建立在一个真正的二级市场之上,因为大多数的作品是由艺术家自己委托寄卖的。纽约拍卖当天,岳敏君就坐在前排,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作品价格往上飙升。有尚未证实的消息称,此前在几次香港的拍卖上,出现了中国的艺术家自己举牌抬价的情况。
尽管如此,大多数分析家把中国当代艺术的火爆归结于中国内地买家的投机行为——金融管理系统的漏洞实际上鼓励了这些投机客寻找易于携带的投资物品。但数据显示,中国艺术最大的买家仍来自美国。根据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部的专家张晓明统计,纽约拍卖商超过50%的买家为美国人。她还称,有43%的人是苏富比的新面孔,证明这些人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力军。
通讯员 黄捷成 本报记者 蒋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