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婷 褚张晶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
2003年,移师上海的茉织华集团回到了家乡,投巨资建设开发九龙山,目前投入资金已经超过10个亿。
2001年创办于上海的上海舟基(集团)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已经在浙江投资了3家企业……近两年来一股浙商“反哺热”正在悄悄蔓延。据统计,2005年,浙商回乡投资项目数247个,反哺金额219.4亿元,实际到位63.4亿元,主要集中在台州、温州、杭州三个地区。浙江商人近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反哺”浙江的资金累计已近5000亿元。
回来是为了更好发展
“当初也是因为老家寸土寸金,为求发展到了陕西,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随着企业顺利上市,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调整,而陕西的人才、技术、信息没法跟江浙一带相比,所以我要把总部迁回浙江,而且这里还有我的家人朋友。”这是一位在陕西创业的浙商在一次招商会上对杭州市经合办一负责人说的话。
为求发展,不少企业跳出了浙江;壮大了,他们又回来发展家乡。“企业经济效益肯定被放在第一位,浙江的市场、开放的政策环境、丰富高速的信息都是企业所看中的。”省协作办合作处处长吴永平说,从目前已经“反哺”的浙商项目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新技术,这些项目愿意回到浙江,大部分也是因为看到浙江这块的配套能力、市场和人才。
浙商是重点招商对象
“市场规律是一方面,但也离不开‘娘家人’的支持。”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楼金说,这次安家杭州高新区,不仅政策诱人,服务也十分到家,“其实只要有机会,在外的游子总是想回来的”。
据了解约有400万浙江人在省外投资创业,投资总额约5300亿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浙江!省协作办合作处处长吴永平说:能源要素制约,迫使浙江必须置换一批能源集约化的产业实现“腾笼换鸟”,才能使浙江经济迈上更高的台阶,“浙商现在是张名牌,也是每个城市的招商对象,没有理由我们不把他们当作重点招商对象”。
政府主动出击“邀请”
政府的主动出击成了浙商“反哺”的助推器,上个月底,台州市个私协会先后走访了江苏昆山、南京、河南郑州的十多家在外的台州籍企业,邀请他们有空回家乡寻找商机;嘉兴市个私协会在节假日利用短信、网络等方式了解在外企业家的动态;一年一度的浙商大会从去年开始每年都评选“回乡投资模范浙商”,《浙商》杂志总编辑说:“推出这项评选,也是引导浙商关注浙江的发展。这次浙商大会不仅安排了省内外浙商互动洽谈会,大会结束后,还将带省外浙商到浙江欠发达地区考察,为他们寻找商机。”
从当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到现在的“浙商军团”的形成,浙江商人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省经济协作办副主任郑宪宏表示,我们希望浙商回来投资,也鼓励浙商跳出浙江去发展。浙江人经济不仅是浙江人对浙江发展贡献出价值,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为浙江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