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台州专电 网络文学越来越红,特别在年轻人中间。昨天,参加第四届浙江作家节的作家们与台州学院的学子们就网络文学的使命、文学性和出路等问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作家们精到而深刻的见解,博得了年轻人一阵阵热烈的喝彩和掌声。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叶辛提醒年轻的读者不要被网络迷惑,网络只是一种载体,与从前的竹简、纸张、钢笔等一样。而网络文学的不同在于,它没有出版社审稿的限制,可以让任何人表达自己。
作家王松对网络文学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现在的网络文学是在作者非常松弛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语言生动、睿智,具有颠覆性,使板结的小说语言有了新的生命。作家扬邪则认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有正面影响,但也导致读者的文学鉴赏力下降,很多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无人问津。
很多作家都谈到了网络文学的一个特点,其精华最终要走向纸质媒体。作家马炜说:“网络文学有一种被删除的宿命感,要最终不被删除,就得印刷出版,网络文学就又成了纸质文学。”
学子们很关注之前的“韩白之争”,把“这是否是传统文学与青春文学的矛盾”这个问题抛给了作家们。作家郑彦英恰好是白烨的好朋友,他认为韩寒的作品是健康的、受欢迎的,敢于向批评家叫板,勇气可嘉。但他认为白烨是对的,韩寒骂人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且韩寒的小说中有很多病句。女生庄向娟对“病句”一说颇为不平:“每个人的语言都有排序问题、语言习惯。网络文学的病句何在?”作家薛荣说:“这位女生是抓住‘病句’,为网络文学辩护。”他说,口语是书面语言的支撑,如果一句话在口语上是契合的,看上去是病句,也是有艺术性的。
面对“是否需要博客公约来纯净网络”的提问,作家扎西达娃说自己有10年网龄,却总是像幽灵一样在网络上游荡,从来没建立个人网页,没写过一个帖子,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的“博客是自恋者的纪念碑”的评论引来大家的喝彩。他认为如果网上公约没有现实力量的制约,仅靠虚拟的人来实现,是不可能有约束力的。
本报记者 陈 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