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E0003版:生活家·Topic
3  4  
PDF 版
· 从“虐猫事件”到“铜须门”
· 博客时代引发的网络暴力
· 又是一场万人追讨
· 网络匿名的快感
· 网络暴力如何化解
· 网络追杀令背后的网络暴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网络追杀令背后的网络暴力
  ■文/王曦煜

  

  5月初,“铜须门”关键人物之一“锋刃透骨寒”在“最后声明”中说:“我承认,关于‘丑闻’一篇文章及QQ聊天内容等多为杜撰,游戏已经结束,各位爱YY的继续,本ID人间蒸发。”这位用一个老掉牙的网络婚外情故事而煽动了无数人的“高手”就这样拍拍屁股走人了,背后是那无数对他表示过同情、揭露过“铜须”隐私的网友或红或青的脸……本以为正义的伟大事业就这样成了一个人的游戏,大家都成了被人耍的猴子,别人的“丑闻”成了自己演出的闹剧,此中滋味,真是难说的很。

  从“陈易卖身救母”到“虐猫”再到“铜须”事件,网络事件中频频出现千万人共同追查、声讨、谴责甚至出现追杀令……结果是:陈易母亲逝世、陈易退学、虐猫女蒸发、铜须隐居……不可否认,最初网友的出发点大多是好的,但是最后事情却似乎有些出格了。在感慨“人多力量大”的确是至理名言之外,这些事件背后隐藏的网络暴力却不得不让我们动容。

  

  萧伯纳说:自由意味着责任。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在如此自由的网络上,我们如何限定各自的责任。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