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E0003版:生活家·Topic
3  4  
PDF 版
· 从“虐猫事件”到“铜须门”
· 博客时代引发的网络暴力
· 又是一场万人追讨
· 网络匿名的快感
· 网络暴力如何化解
· 网络追杀令背后的网络暴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博客时代引发的网络暴力
  网络刚出现的时候仅仅是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然而现在,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正在改变某些人的生活轨迹。网络深深地介入了我们的现实生活。昨天是虐猫女,今天是铜须,明天又会是谁?

  最近几年,随着博客的兴起,我们的现实生活逐渐融入到了网络世界,网络身份也逐渐开始寻找现实的认同。2003年,网友通过一女子在博客中国公布的私人日记最终找到了背后的真人,该女子真实身份被曝光后引起了网民极大的反响。

  2005年,网络文化真正进入了“博客时代”,人们开始习惯性地用真实身份开设博客,网络最初的虚拟性正在被削弱,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暴力所产生的效果要比以前大得多。

  天涯管理人员“麦田”曾总结过“网络暴力”四大特征:

  1.极端不负责任,不去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

  2.网友争抢道德的制高点,一旦占据了所谓的道德高地就开始用合理、合法的语气攻击他人。

  3.非此即彼的“圈子文化”,不做朋友就是敌人。

  4.煽动者从不例举事实,只凭臆断宣泄感情和煽动网民情绪。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网络争论中,双方经常会情绪激动,措辞激烈,而且往往陷入到人身谩骂的泥潭当中。同样的,在这次铜须门轰轰烈烈的道德审判中,大多数人都举起了道德审判的大旗,排山倒海呼啸而来。

  诚然,像某些社会学家所说,网络在败坏道德的同时也在坚守着道德的最后底线。在这些网络事件中,我们似乎见到了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久违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然而刀子拔得太快,可能也会好心办坏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