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城事
3  4  
PDF 版
· 从运河“屋脊”来
· 杭州宣言
· 运河名称需统一
· 18城市杭州盟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保护运河 造福子孙
18城市杭州盟誓
  昨天傍晚,西湖的杨柳岸边,来自全国的政协委员、专家、市长一起举起了酒杯。他们穿越6个省市、18座城市,经过10多天的长途考察,最终有了成果。

  在六易其稿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中,来自运河沿线18城市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共同呼吁:“唤起公众对大运河重要地位和多重价值的社会认知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延续运河文脉,传承运河文明。”

  曲终人未散。昨天的会上,考察团专家畅所欲言。

  国家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院士说,我们要留下一条活的运河。罗哲文老先生说,要为隋炀帝说句“好话”,他留下了一份很好的遗产。著名文物学家谢辰生说,大运河申遗要警惕各种捆绑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秦序说,要形成运河文化空间带,要抢救式培养文化传承人;水利专家谭徐明说,我们要防止运河以建设为名义进行的破坏,要尽快开始古运河水利工程的调查。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提出,要注意保护运河的原貌。

  至此,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考察活动画上句号。作为运河年,2006年将是运河全面保护的起点。

  本报记者 韩兢 余雯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