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每日新闻·瞬间
3  4  
PDF 版
· “名牌保姆”是怎样“炼”成的?
· 杭州市民 与衢州保姆对话
· 请您评说“家有保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名牌保姆”是怎样“炼”成的?
徐建中 唐光峰 潘良干 摄影报道
  高水平的保姆,就像衢州新托起的一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这样声名远播的名牌保姆,是怎样从一个个村姑培养而成的?本报记者近日专门来到衢州市,走进家政公司、保姆培训班、保姆村……

  培训保姆与时俱进

  “现在城里的娃娃都用尿不湿,护理孩子与以前全然不同了……”那些以前带过孩子,但现在一时不适应用尿不湿的“笨拙”动作,引来大家的笑声。这是我们几天前在衢州九华乡家政护理培训班上看到的一幕。

  接着,我们又来到衢州柯城区“半边天”家政服务公司,因台风“珍珠”影响,衢州下起了暴雨,而家政服务公司内正在进行的中级保姆培训班毕业考核却进行得热火朝天。相比两年前,培训的内容从过去学习家务、法律、外语、礼仪的同时,又与时俱进,增加了许多新内容:科学育儿、装饰插花、烹饪营养菜肴、制作水果拼盘等实用内容。

  衢州柯城区妇联副主席陈银凤告诉记者,因为口碑好,几乎所有在读保姆,未出“娘家”,已定“婆家”,培训一结束,学员们即直接上岗。

  从事保姆尝到甜头

  18日下午,我们来到了衢州的“保姆村”——园林村,但见幢幢洋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村容堪比城镇景色。这些都是家政输出给村民带来的甜头,园林村妇女主任朱春英对我们说,这个村家家种植柑橘,平时空闲时间较多,该村近600户40%的妇女都外出去当保姆。我们碰巧遇到了刚从温州做保姆回来探亲的刘春仙,她向我们介绍说,自己今年39岁,已经当了8年保姆,现在在一位做皮革的老板家当保姆,包吃包住每月1100元,还不包括过年过节给的红包,她感到很满意。东家的孩子从6岁开始带到10岁,有了很深的感情。

  据悉,从2003年至今,衢州市已培训初级家政人员33000多人,其中有中级家政服务职业资格证的家政人员(由市劳动局颁发证书)1300多人,并通过衢州中专培训了一批高级家政人员。衢州共向上海、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发达地区输送了上万名保姆,成为衢州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