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偷着排污,让你登报丢脸
· 为私利铤而走险
· 那两天门都不敢出
· 钱要赚 良心不能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私利铤而走险
  化工一直是上虞的支柱产业。市内的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是浙江省“十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的三大省级化工园区之一。由于园区发展初期的急剧扩张,导致一些重污染企业和项目上马,加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上虞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许潮江讲述了事情的始末。他说,2002年上虞市化工园区被列为省级重点监管区后,上虞加大了环保整治力度,特别是去年,掀起了一场从上至下的“摘帽”行动。环保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一旦发现有污水偷漏排现象,立刻进行严厉查处。

  但是,面对如此强大的整治力度,企业偷漏排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为什么铤而走险?许大队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正常工序,所有化工厂的工业废水都必须经过预处理,每吨处理成本大约5~20元不等,之后再进入管网统一回收,每吨还必须缴纳2元的污水处理费。因此,很多企业采取了偷漏排的方法,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工业废水排入了内河。这对化工厂来说,无疑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销。但对内河造成的污染后果来说,不啻“慢性毒药”。因此,环保部门对精细化工园区内的沿河企业采取了更密集的日常监控。

  今年4月,在对内河水质的监测中,负责污染控制的工作人员发现“福井”、“福隆”两家沿河化工厂附近的水质比较可疑,就着手对两家化工厂进行了调查。借着河道疏浚的机会,环保部门索性将两头拦死,将河水抽干,很快就露出了河床。在一片沉淀的砂石中,化工厂深埋在水中的水管赫然显现。究竟是普通的雨水管道还是偷漏排放工业废水的暗道?

  检查人员第一时间提取了管道中水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管中排放的水质中,COD值(化学蓄氧量)和PH值两项国家污水排放指标严重超标!

  采访中,上虞市环保局局长潘岳来说,当前化工企业的污染治理难度很大,因为治理费用很高,而企业有时的违法成本相对较低,比如说罚款,上限只有10万,触动根本不大,所以有的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偷排。与此相比,环保部门的执法成本却很高,有时环保部门为查企业的偷漏排,甚至需要把整条河的水抽干。

  因此,对屡教不改的污染企业的整治,除了行政、法律、经济等处罚手段外,借助舆论监督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值得一试。5月10日,全市环境污染整治大会,上虞市市长徐文光点名痛斥这两家企业的行为,并责令当事企业必须通过媒体向全市人民道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